日前,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资助项目,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歌舞团创排演出的现代评剧《秋月》,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赢得观众好评。该剧此前已经历了今年5月18日的首演成功,之后在天津、河北巡演,场场爆满。如今,又作为“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精品剧目展演力作”唱响京城,吸引了专家和戏迷们不畏寒冬,热情奔赴现场观看演出。
评剧、县级剧团,出品人团长赵德平是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编剧……这些无不让人生出疑惑,想对《秋月》受欢迎背后的故事一探究竟。
泥土里的故事生活中的语言
评剧《秋月》围绕着传奇女子秋月的人生经历和命运起伏展开:旧社会时,她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妇女,投河自尽时被卖豆腐的刘守田救下;改革开放后,她凭着自己的绣艺办起了远近闻名的“京东绣坊”,不仅知恩图报赡养守田娘,以德报怨接纳迫害她的沈太太,更建起了三层小楼,办起全村老人居住的“幸福家园”。
全剧的跌宕情节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巨大改变,秋月的每次选择,反映出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素有的感恩行善的质朴情怀,而《秋月》背后的创作者们坚持社会担当,讴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创作值得称道。
这种坚持,亦同时收获了市场价值。《秋月》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下基层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事实上,这并不是大厂评剧歌舞团的作品第一次如此受欢迎,在剧团的历次创作中,这种成功早已有迹可循,在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可以为传统艺术的发展寻找可借鉴、复制的宝贵经验。
“全国文艺界标杆性的文化企业”“全国基层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团长赵德平带领着大家,先后创作出了《嫁不出去的姑娘》《水墙》《孝行天下》《西部母亲》《赶考路上》等众多传递正能量、社会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更接地气的舞台剧。截至2018年,该剧团总资产过亿元,年演出200余场,涉足舞台演出以及电影、电视剧拍摄等多个文化业态。叫好又叫座的背后,是赵德平始终贴近群众进行创作的坚持。
“作为一个剧团,你首先要弄明白戏为谁演,剧为谁排。”几乎在每次采访中,赵德平都会这样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老百姓不管你是旧评剧还是新编戏,他们想听、爱听的,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演出令他们感动的故事。”所以,创作《秋月》时,赵德平和编剧兰万玲从2016年1月开始就多次下乡走访、调查研究,为主人公秋月寻找贴近生活的语言和人物原型。
从《嫁不出去的姑娘》到《水墙》《赶考路上》,无一不是赵德平们扑下身子从乡村最广大人民群众脚边的泥土中扒来的故事。“老百姓能从自己的故事里看到美好、希望、梦想,有了这样的坚持,老戏就永远不会老。”赵德平说。
始终拥抱新时代,老戏才能发新芽
评剧的形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是宝贵的传统精神财富,如何传承、利用好它们,是赵德平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赵德平看来,“老传统不能丢,新时代下,老戏也要找到更好的传播形式”。赵德平从创排形式上大胆创新。《秋月》这部传统评剧中就加入影视剧的拍摄手法,灯光、音响、舞美等方面也选择符合当代人口味的方式进行布置呈现,在舞台视觉与听觉方面,又充分借鉴国际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给予观众全新的感官享受。
在剧情设置方面,编剧也充分考虑了现代观念,秋月面对善良真诚的刘守田母子,最终摒弃了从一而终的守贞思想,爱上了守田。“这段戏从人性的角度是顺理成章的,否则,现代观众不会接受这种封建贞洁烈女思想。”兰万玲说。
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看戏后点评:“《秋月》一剧,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新时代文艺思想的体现,它呈现的人性深度,符合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要求,更与当代现实社会生活协调契合,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