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学 > 正文

“小众”游——中国年的别样打开方式

“小众”游——中国年的别样打开方式
2019-02-11 11:36:46 来源:光明网

中国农历新年初五的上午,波黑首都萨拉热窝街头不时可见中国游客的身影。暂别家乡熟悉的过年氛围,远离趋之若鹜的景点,他们选择波黑,东南欧这个“小众”国家,作为过年的别样打开方式。

拉丁桥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点燃之地。来自北京的赵习静与母亲在此静静凭吊。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她,与退休的母亲有共同的兴趣:逛博物馆。一到萨拉热窝,母女二人就走进了波黑国家博物馆。

“里面有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物,还有动植物方面的展览。可惜想找画展没找到。”赵习静的母亲说。

高女士与李女士来自上海,两人分别做财务与销售工作,都不喜欢从众。她们选择萨拉热窝是因为这里“小众”,就连酒店和餐馆,她们都不选排名前十之内的。

萨拉热窝现代与古典交融的风格给二人留下深刻印象。高女士说,许多人不太了解萨拉热窝,甚至有人以为这里还在打仗。“这里的现代程度超出想象。人们着装时髦、有品位,餐馆服务也是高水准。”

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汪俊宇,与妻子周长华一道,从腊月二十六就开始了春节之旅。他们在塞尔维亚游览了6天,在波黑计划玩3天,整个行程以文化观光为主。

圣心大教堂、清真寺与犹太教堂,让他们感受到萨拉热窝多元文化的魅力。更让汪俊宇过瘾的,是对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场景拍摄地的寻访与考证。“谢德牺牲的地点,影片结尾人们不顾德军恫吓、勇敢领回游击战士遗体的广场,都找到了。”

萨拉热窝不是购物天堂,但它为造访者准备了深厚而独特的历史资源。深巷中的波黑战争儿童受害者纪念馆、拉丁桥畔的一战历史纪念馆,春节期间都不乏中国游客的足迹。

“每天都有人来。”当被问及这几天是否有中国游客参观时,一战历史纪念馆馆员穆阿米尔说。

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初二这一天有两位中国游客留下祝福的话语:祝愿人类告别战争,永享和平。

“小众”国家游渐成风气,相当程度上受益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不断加强联系,特别是2018年5月29日中国与波黑之间互免持普通护照签证协议生效。2018年,赴波黑中国游客人数猛增,中国成为波黑第三大游客来源地。

刚刚从一家培训公司辞职的帅玎玲,从伊朗、土耳其和塞尔维亚一路走来,初四到达萨拉热窝,将这里作为此行的最后一站。“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提高了,来这里非常方便。”她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