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ger在录制食品烹饪视频博客。
资料图片
Vlog即视频博客(VideoBlog),起源于视频网站,是一种集文字、图像、音频于一体的内容形式,主要功能是记录生活,可以简单理解为视频日记。一架手持云台、一只微单,构成了Vlogger(Vlog创作者)的基本工作条件……地点不重要,时间不重要,镜头不重要,“记录”行为本身成关注焦点。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以及国内短视频行业爆发式发展,越来越多人倾向用这种“影像+音乐”的方式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文字博客趋远,短视频疲软,作为展示生活和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Vlog的时代似乎正在悄然来临。
记录生活,分享体验
Vlog在中国并非新鲜概念,近年一度在视频从业者、摄影爱好者、器材发烧友、自媒体博主的社交圈内广泛流行。2018年,女星欧阳娜娜在网上发布自己在美国留学的一系列视频日志,让人广泛了解了Vlog这个“新物种”。凭借“记录生活,分享体验”的特点,Vlog在2018年的短视频行业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
今年春节期间,拥有十年英文书法学习经验的韦钰琦开始尝试用Vlog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过去我也在百度贴吧和微博等平台上发布英文书法的视频教程,但效果都不如Vlog”。他表示,Vlog可以更直观、多方面展示书法创作的全过程,包括毛笔的取用、颜料的搭配、画板的选择等等,“英文书法本身就是我的职业,用视频的方式记录生活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样致力于用Vlog记录生活的还有很多北漂艺人。以火皇皇为例,他已经有了四五年的短视频制作经验。“相比于抖音和快手,Vlog的时长限制更少,通过镜头语言的组接,更容易讲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的故事。”他坦言,“十多年的‘北漂’生活积累的素材不是抖音或快手1分钟的视频时长能够装下的。”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融媒体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一认为,从夸张、搞笑、带有更多表演性质的短视频类型到现在个性化、小清新式的Vlog,短视频行业的风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变化。Vlog与短视频是“分享”与“秀”的本质差别,“如果说,抖音和快手是拍给别人看,Vlog更多是拍给自己看。”
平台布局,补贴扶持
2018年9月,微博发出Vlog正式召集令:过往30天里,发布过4条以上Vlog,就有资格申请成为微博认证的Vlogger,享受微博扶持。几乎同时,今日头条与某些艺人联合推出了首个明星Vlog计划,6期Vlog播放量已经突破3000万。12月,哔哩哔哩动画(B站)开展了“30天Vlog挑战”活动。与此同时,腾讯旗下的Yoo视频,以“Vlog+Vstory”的内容革新,通过创作补贴引导Vlogger入驻创作。
“Vlog在2018年呈现井喷式发展与各大平台开始着手布局密不可分。”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很多业内人士把Vlog看成继短视频之后的下一个风口。以腾讯Yoo视频采用的分级制补贴为例,平台评级越高,创作者收益越多。据透露,Vlog通过平台官方审核,按账号评级定价,每条视频最高可补贴30000元人民币。
据业内人士介绍,短视频火热发展的今天,已被抖音、快手等大平台瓜分完毕的市场下,Vlog也成为不少新晋短视频平台的重要突破口,一系列以Vlog为核心的视频剪辑App(应用程序),如一闪、猫饼、小影、VUE、秒拍让拍摄和剪辑Vlog的门槛大大降低,促使更多热爱者加入Vlog。
对于平台的大力扶持,初试Vlog的韦钰琦也很熟悉。“B站也会根据视频的观看次数给创作者发相应的奖品。”他表示,制作一条两三分钟的Vlog大概需要拍摄五六个小时的视频素材,“靠这个赚钱几乎不可能”。专家指出,不同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已经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商业推广与变现模式,Vlog长周期的生产模式注定不能够快速批量生产,从而制约了它的商业变现效率。
精耕细作,内容为王
就短视频领域而言,自2016年以papi酱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网红风靡互联网以来,经历了美拍、秒拍、快手、抖音等短视频产品的迭代,短视频逐渐进入了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专家指出,Vlog从留学生、自媒体人等小圈层迅速走进大众视野,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密切相关。“当人们看惯了酷炫、快节奏的很帅的抖音视频之后,很需要一种能引起生活共鸣的东西”,火皇皇结合自己多年的行业观察指出,一部分用户之所以从抖音快手转向了Vlog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生活化、故事化的内容有很大需求。
“无论哪种媒介形态,优质内容始终是稀缺资源,也是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陈一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好内容的标准除了题材新颖、拍摄精良之外,社交性同样重要。正如“中国Vlog第一人”孙东山在知乎上的回答:Vlogger与粉丝更易形成“亲密关系”,虚拟社交与现实的界限逐渐模糊,粉丝成为长期追随者,逐渐达到社交的本质目的。
“Vlog走了一条与传统短视频不同的差异化路线,其质朴真实的内容风格,刚好弥补了短视频的短板。”付一夫表示,Vlog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未来还要从降低拍摄门槛、培养用户的拍摄习惯、探索多样的商业化道路等方面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