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学 > 正文

景德镇:变与不变中的薪火相传

景德镇:变与不变中的薪火相传
2019-11-01 10:07:39 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胡晓军

素洁高雅的青花瓷,明亮秀丽的粉彩瓷,美轮美奂颜色釉……日前,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来自瓷都的非遗作品、创意精品陶瓷以及日用陶瓷,将恢宏与纤细、粗犷与秀丽、平凡与华贵糅合。古朴与现代交叠间,景德镇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独特魅力,给展会客商和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变的工匠精神

匠人的“匠”就是倔强的“强”,在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胭脂红釉妙技传承人朱筱平眼中,匠人身上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今年的瓷博会上,他把一套全手工制作的青花胭脂红扒花山水描金餐具摆在自家展厅的中心位置,这是朱筱平最骄傲的一套作品,引发了不少人驻足询问。

“胭脂红釉创烧于康熙末年,是景德镇御窑彩瓷制作发展高峰时期的代表性彩釉之一,在传统官窑工艺技法中,是制作难度较高的一种。这套瓷具把胭脂红与青花结合,温润中又透露出一丝清雅。”朱筱平说。出自陶瓷世家的朱筱平,已经是家族里的第八代传人。“清末社会动荡,胭脂红工艺逐渐没落。我的祖父曾在御窑厂供职,家中留有胭脂红釉的烧制秘方,但只写了个大概。”在朱筱平心里,总惦记着这个秘方。

2007年朱筱平开始了烧制胭脂红的尝试,寻找原料,掌握泥胎高岭土配方,尝试釉果投放比例,调整窑烧温度……却总是遇到色彩不达标、效果不稳定等各种情况。“一开始,失败了很生气,就把那些残品砸掉了,后来失败的多了,舍不得扔那些半成品,专门找仓库存起来了。”儿子曾表示,“爸爸你做不出来就不要做了,这哪里是烧瓷器,是在烧钱”。但朱筱平总觉得,“老祖宗能做到的,我们现在反而做不到,是件很惭愧的事情”。直到2015年,重新组合了工艺流程,倔强的他终于成功复烧出胭脂红瓷。

近五年,朱筱平设计的多套件胭脂红系列瓷器被选为国礼,走进世界各地。从祖辈前店后厂的小作坊生产,到今天他创立自己的品牌,朱筱平觉得,匠人身上的那股倔强精神,是景德镇陶瓷始终没有改变的东西。

层出不穷的设计创意

“蓝色玻璃代表‘青花’,玻璃上镂空的花形象征的就是‘玲珑’,透过灯光来看,刚好就是青花玲珑的效果,这面背景墙的设计可是花费了我不少工夫。”在瓷博会展区里,吕雅婷对自己设计的品牌墙十分满意。

26岁的吕雅婷,已是三个品牌的掌门人。“父亲做贴牌陶瓷酒瓶起家”,生产贴牌酒瓶虽然赚钱,但吕雅婷的父亲吕森林一心想要摆脱这种“哪家有订单就贴哪家牌子”的状态,“1999年,父亲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选择了难度系数最高的青花玲珑瓷”。由于工艺难度较大、管理不善等问题,吕森林一直靠着原来酒瓶厂的效益支撑玲珑瓷品牌的打造。2015年,在英国完成学业的吕雅婷选择了回乡创业,接过了父亲手中的“烂摊子”。

“玲珑瓷是最有景德镇范儿的一种工艺,但传统碗、茶杯的设计,很难吊起年轻人胃口,必须创新形式,才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玲珑、爱上玲珑。”吕雅婷说,她给父亲打拼了二十年的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全新的管理理念,更是层出不穷的设计创意。“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玲珑工艺的陀螺杯、表情杯、胶囊杯把功能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实用之外也是一款能拿在手里玩的解压‘神器’。”2018年,吕雅婷创立年轻化子品牌,打破景德镇传统陶瓷设计常规,推出了首期的三款产品。

为陶瓷加入现代元素,难免要把它和其他材质结合,这就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为解决陀螺杯杯体和底座衔接处轴承生锈的问题,吕雅婷带领着她年轻的团队,尝试了七个版本的轴承配件。“倒梯形的杯体设计避免了水流到衔接处,同时我们选择了陶瓷材料的轴承。”今年瓷博会上,吕雅婷的这三款产品仍是客商询问的热点。“从父亲到我,不仅是企业的传承,更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我和我的团队足够年轻,希望能给‘玲珑’这种古老的技艺倾注全新活力。”这位青年人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

今年9月底,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将试验区打造为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战略定位。这令朱筱平和吕雅婷这样或成熟或年轻的创业者对景德镇的未来十分看好。“试验区落地景德镇为我们做好陶瓷传承创新这篇大文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也应顺势而行,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输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陶瓷科技、设计、营销以及文化传播人才。”瓷博会期间举行的“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国际研讨会”上,景德镇学院海丝院副院长远征呼吁,要从人才角度助力试验区建设,培养更多爱陶瓷、懂陶瓷的国际化人才。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31日09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