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流动不歇的水,如光芒四射的火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侧记
光明日报记者李晋荣苏雁
“我是一只冬天要去江南的燕子。”10月30日,江苏无锡,韩国仁荷大学荣休教授洪廷善在他题为“从温厚的历史中来,到人间烟火去——我的南京·乌镇·沙溪所见”的主旨演讲中,幽默而深情地说。这是在此间举办的江南文脉论坛的第二天。在此前一天,开幕式与主论坛、高端对话过后,共有九场不同主题的分论坛与一场圆桌会议同时展开。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以及英国、俄罗斯、奥地利、德国、法国、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90多个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400多位专家学者,成为了“冬天要去江南的燕子”,与洪廷善一样,来到无锡,交流他们心中江南不同的美,探讨江南文脉的渊源与文化。
“秀江南”综合演艺活动现场 宗晓东摄/光明图片
在十月的最后三天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江南文脉与大学精神”“江南文脉与东亚文明”“江南文脉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江南文化与工商文明”“问道江南:学术流派及思想世界”“家在江南:家风·家训·家教”“故事江南:地域文化的国际传播”“藏书江南:从典籍看文脉”“云端江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脉传承与创新”等议题,激荡思想,交流观点,凝聚共识。
对江南文脉的文化符号深入解读
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到底渡了多少人?辣椒何时传入江南?苏州人金圣叹、兰溪人李渔引领了明末清初时的“另类与创新”?元四家、吴门四家、新金陵画派、新安画派、扬州八怪……中国文人画的这些派别为何都形成于江南?明代的顾炎武、清末的张謇、当代的费孝通,这三个人有什么共同点?社交化时代,“江南”这个大IP如何成为永远的“网红”……
这些问题有的来自“人文江南: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分论坛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题为《东晋南朝南迁人口及其后裔数量需要重新估算》的演讲,有的来自“江南文脉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高端对话中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育部中文教指委主任陈洪关于“另类与创新是江南文化的突出特点”的论述,还有的来自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对江南文脉中突出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的解读……在专家教授们的解读下,深刻的学术问题变得有趣而亲切。
这样的精彩,在论坛中还有很多,美国惠特曼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达白安(BrianDott)借由一场名为“辣椒在江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演讲,展示了一个外国学者如何以辣椒为线索,蹚过中国江南源远流长的文化大河;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由现代技术创新讲起,畅想写诗、画画、谱曲的机器人在未来如何穿越时空,同江南才子吟诗作赋,把酒言欢。
江南文化主题作品精彩纷呈
“我听了这些论坛,觉得这些国际化的对话非常有益,我们的云锦、昆曲、园林都在发挥着交流的作用。”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听了好几个论坛,但他此行最大的任务,是交响乐《大江南》的演出。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演出的交响曲《大江南》在论坛中吸引了不少目光,时长75分钟的交响乐分为《千江水月》《梅雨晴时》《乌篷悠悠》《花开盛世》《最忆江南》五个篇章,用西洋交响乐,古筝、竹笛、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和昆曲的音乐元素,谱出了一曲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华章。“经济的腾飞、城市的发展、江南的婉约、水乡的灵动等从中尽可以品得出。”柯军说。
除此之外,360度园林沉浸式表演的“秀江南”综合演艺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等114所高校,以及从瑞士、美国、韩国、意大利、丹麦等国家的1143件参赛稿件评选出的江南文脉国际海报邀请展暨设计大赛作品展;包罗宜兴紫砂、惠山泥人、锡绣、留青竹刻、锡剧、二胡制作等在内的非遗文化展示等都在论坛期间举办。
向辉煌文明再出发
论坛期间,苏浙沪皖三省一市共同发出“创建长三角全国文明城市群无锡倡议”,旨在通过四条具体措施来达到使“文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突出标识和鲜明气质”的目的。
经济学家、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华生在论坛中指出,江南文脉绵绵不绝、根深枝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的经济繁荣密不可分。在经历了高速的城市化后,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乡土中国正在向城镇中国转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可以为中国社会的当代转型提供模板和启示。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鞍钢在论坛中提到,长三角地区正在打造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于传承和发扬江南文脉的精髓,加快美好生活的进程有很多益处。
与“长三角一体化”这个词同样高频地在论坛上出现的是“全球化”。莫斯科大学教授、俄罗斯哲学学会第一副会长丘莫科夫指出,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树立了典范,而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作为全球化的目标。
“提到江南文脉,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从古到今流动不歇的水,可是一旦‘江南文脉’与‘文明’相联系,在我脑海里浮出的形象却是光芒四射的火。”在29日的论坛开幕式上,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张伯伟在演讲中说,中华文明如此浩瀚,单就江南文脉与东亚文明的历史来说,就有无数事、无数书、无数人可以去了解去研究。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31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