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大学 > 正文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科技学院开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科技学院开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3-06-30 17:19:36 来源:中华网河南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答时代之问,解发展之需。

多年来,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根植中原厚土的黄河科技学院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应用型创新性高素质人才,获誉首批全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等,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的一张名片、一面旗帜。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科技学院开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如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开启,传承生生不息、奔腾不息的黄河精神,黄河科技学院锚定一流应用科技大学目标,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的“黄河科技学院动能”。

领时代之先 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5000年前,文明之光照进黄河流域,灿烂的华夏文明由此肇兴;39年前,改革春风吹拂黄河之滨,黄河科技学院创立,河南乃至全国民办教育史上一个传奇由此起笔。

从教育部承认学历的第一所民办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到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从连续五年位居武书连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第一名,到连续四年位居《广州日报》全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民办高校第一名……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书写着黄河科技学院的荣光,也镌刻着与时代同行、为时代添锦的铿锵足迹。

如今,当时代掀开崭新的一页,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催生了千行百业技术升级和模式之变,人才需求也随着变化。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黄河科技学院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把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肩负起为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任务。

面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新兴战略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之变,黄河科技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形成了工科优势突出、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学科布局对地方主导产业支撑度强的办学优势。

学校在全省率先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材料、现代农业工程等国家急需的新学科专业,重点打造信息工程、智能制造等6个特色专业集群,建成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特色、品牌专业35个,省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50余个,汇聚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端人才150余人。

与此同时,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黄河科技学院主动对接河南战略支柱产业,突出区域和产业文化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建设,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河南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链,黄河科技学院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专业集群、文化创意专业集群、现代物流与数字贸易专业集群等六大专业集群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创新联盟等五个示范校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生物医药专业集群建设等5个项目获批2022年河南省示范校建设重点实施项目。

领创新之冠 打造“双创”孵化全链条

毕业生李威创办的公司申请专利近百项,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2亿多元,李威还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

怀揣“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梦想,毕业生马维祥在学校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创办河南百草坊商贸有限公司,将家乡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荣获河南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河南最美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甘肃省玉门市创业致富带头人;

毕业生王维博在学校经过第一次创业实践后,到兰考县成立河南桐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公司销售农产品超过5000万元……

在黄河科技学院,这样优秀的创新创业典型、榜样不胜枚举。

从1984年学校创始人胡大白创办黄河科技学院,到如今成为培养了30多万名应用型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全国民办教育的全国范本,黄河科技学院39年的发展,就是一部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民办大学发展风雨兼程、漫漫求索的奋斗探索史。

经年求索不止、育人不辍,让黄河科技学院不仅有创新创业的“基因”,更厚积了让创新创业种子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为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黄河科技学院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形成了课堂+园区+企业“三元合力”人才培养路径,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双创”理念和理论知识的培养, 园区实践让学生进入“全链条”亲历实践训练,校企合作通过引企入园、共建实体、联合研发等方式,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大学科技园、创客工厂、众创空间、校企合作工作室……行走在黄河科技学院,浓浓的创新创业氛围扑面而来。

多年的探索发展,学校已经逐步建成多形式、多层次、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建有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18个,打造了“创客工厂—创客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全链条”,为高质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先后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首批全国众创空间、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个具有较强示范辐射效应的“黄科院”创新创业品牌已然蜚声全国。

领发展之要 产教融合跑出“加速度”

中科院软件所、中关村软件园、华为、惠普、宇通……在黄河科技学院,学子们与这些行业精英的距离很近。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问题为发端,面向企业、社会需求;以应用为导向,培养与企业“零距离”的毕业生,是黄河科技学院多年来践行的人才培养方式。

实践中,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相统一为目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加强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合作,建成共荣共生、集成转化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与惠普公司合作,获批省教育厅“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成为与中国惠普共建专业的15所高校之一;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50万元,与学校共建“物联网科研与教学中心”;与郑州歌舞剧院等70家单位共建实实训基地;与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联合申报的“基于金山办公软件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师资培训”等15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郑州宇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两个项目……多年来,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打造高品质产业基地等形式,黄河科技学院积极引企入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共同推进文化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拓展育人的广度和深度。

与行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立足衔接行业、链接产业的特色优势,黄河科技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成为学校首个与企业共建的行业学院。目前,学校重点打造8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高校重点建设的产业学院,学校获评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

校地合作,提供协同创新发展动力。校政(地)合作持续推进。学校与郑州市及二七区人民政府合作,推进“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共建进程,被确定为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郑州市知识产权局、二七区人民政府在科技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工商税务等一站式服务;应用技术学院与济源市人民政府、济源市科技局开展合作,共建“济源黄河众创空间”,成为济源市首批众创空间;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合作,签约成立创新创业产业研究院……

“产教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关键是通过产教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出生产力、融合出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有助于拓展高校与企业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各方共建共享共赢。

黄河奔腾,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澎湃开启,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科技大学的目标,黄河科技学院正全力当好中原崛起的“人才库”、产业升级的“动力源”、党和政府的“智囊团”,为民族复兴、中原出彩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跑出新时代民办教育赶考之路的“加速度”。

标签: 黄河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