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高校 > 新闻速递 > 正文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2020-12-24 17:23:16 来源:中华网河南

一城山水,满眼绿意。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的信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3/4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41.9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44%,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院林学人谨记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坚守绿色梦想,守护信阳绿色发展,促进地方绿色生态建设。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林学特色专业建设为目标,聚焦生态林业和智慧林业,统筹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相协调,巩固优势与协调创新关系,逐步打造极具鲜明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应用型林学人才。

建设特色林学专业 培养森林守护者

‘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林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行业对林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我院积极加强新林科建设,坚持协同育人,定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本着“机制有突破,模式有创新,就业有保障,资源有共享,行业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尝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的零对接。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在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我院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传统以用材林培养为主要课程设置的林学专业,向城市林业、生态林业、智慧林业转变。教学内容在原有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比43.9%,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比47.6%,以保证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围绕如何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一主题,我院紧抓“全人教育”的三个维度,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我院结合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时代主题,培养能够在森林培育经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与环境建设、城乡绿化、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强农兴农爱农的应用型林学人才。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院专业建设初具特色,学生质量显著提升。林学专业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林学教研室荣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树木学》和《园林树木学》2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近几年我院积极鼓励学生继续求学深造,学院考研率稳步上增,成绩喜人,先后有130多人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985”“211”双一流大学。其中2020年9月,我院学生陈芳洁、房丽莎、孔蕊等同学分别结束硕士阶段学习,顺利进入博士学习阶段。

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生态文明课堂

林学院注重应用型课程教材开发,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结合本专业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中的独特地位,组建相关课程教学团队,做好“大思政格局下如何讲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课题。其中《园林花卉学》作为我院的核心课,已经开设四年,受到学生热烈欢迎。该课程启发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园林花卉的知识进行加工,不仅教会学生园林花卉的“识繁栽用”四大知识点,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哲学,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气候安全、木材安全,解决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弘扬生态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在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根据新林科建设要求,我院积极引入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力推动课程间及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整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我院把传统林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具有新林科理念的应用型人才。以林业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块;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时数在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中的比例;根据林业生产季节特点,开展模块化课程实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重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升,更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巧借森林资源普查 开展实践实训教学

根据新林科要求,林学专业以林业3S应用实验教学中心为建设重点,教学中把传统林业调查、监测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与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林业3S技术相结合,培养具有新林科理念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目前我院与信阳市南湾实验林场、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阳市永祥林果有限公司、湖北大贵寺林场等共建了1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我院在发展区域实践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依托林业生产任务,开展实践教学。2016年,我院按照河南省林业厅总体安排及“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完成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任务的要求,先后成立了15支普查小分队,积极认真组织158人次参与大别山和桐柏山区各县(市、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普查任务,连续4年,共调查170个乡镇2667个行政村近4万个村民组,普查登记木本植物1500多种,登记古树名木8000余株,出色地完成了普查任务,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清查。

我院巧借本次系统性的林木种质资源清查任务,开展实践实训教学,将学院实践教学、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等具体工作有机结合,取得显著成效。

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院结合林学、园林专业的毕业实习需求,成立15支普查小分队利用暑假和教学实习周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将普查工作与学生的专业课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参与林业实际工作的同时,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在此次普查中,学院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与专业应用能力增长相结合,在森林普查的实践教学中深化课程理论知识。通过此次普查我院师生获得了大量林业生产一线资料,对林业产业有了更深层次、更现实的理解。教师明白了林业需要具有什么知识的人才,学生知道了林业需要什么方面的技能。教师根据普查结果,找到了科研方向、明晰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则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了更详细的规划,对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在普查工作中,许多县区林业局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问题,求助学校,期待学校的普查小分队能帮助他们完成人工林种质资源的普查任务。作为一所地方性农林院校,我院一直把服务地方放在重要位置,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体普查队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敢于担当的精神,两年时间内协助15个县区完成了普查任务。

科技兴林惠万家论文写在青山绿水间

我院依托“河南省特色林业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苗木花卉重点培育实验室”和“信阳市林业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形成了信阳五月鲜桃丰产栽培、红豆杉种苗培育和大别山优良乡土树种选育科研团队。近5年来,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9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为了提高信阳五月鲜桃的产量和品质,我院成立了信阳五月鲜桃优质丰产栽培科研团队。经过三年的科技攻关,《信阳五月鲜桃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南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孙耀清、赵师成、阎腾飞、黄玉杰、李文杨、杨乐等老师撰写的《不同土壤水分对信阳五月鲜桃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地表覆盖对信阳五月鲜桃叶片、新梢及果实的影响》《信阳五月鲜桃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多篇研究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用。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学院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林果产业发展。林学院22位专业教师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和“河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积极到林业生产单位开展技术指导,为河南省林业建设和基层林业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院始终秉承着“志向立高远 学问做精细”的校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把科研论文写在青山绿水之间,让无山不绿、青山常绿。

树德树人,培养绿色家园的守护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我院学子沐浴着信农百年文化,正茁壮成长,在迈向新农科、新林科建设的征途上又进了一步。站在新的起点,林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产学研紧密结合,立足豫南,面向全国,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系信阳农林学院林学院院长 孙耀清)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