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高校 > 新闻速递 > 正文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2022-11-22 16:01:22 来源:中华网河南

人物名片:顾永杰,男,1974年9月生,河南禹州人,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技术史博士,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现为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乐器》《当代音乐》《东方艺术》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021年10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研究——斫琴技艺的文化与科技》获批立项。2022年3月,负责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艺术人才培训项目《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获批立项。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擦,擦,擦……刨子来来回回,木屑纷纷扬扬,一股木质清香夹杂着油漆散发出来的气味扑面而来。这样的重复劳动早已成为了顾永杰的肌肉记忆,而这味道对他而言又是如此的熟悉亲切。

“这是我三年前搞到的一块上好的板材,青桐木的,在农村老房子翻新时淘来的,自然陈化近百年了!”顾永杰放下刨子小心翼翼地拂去琴板上的碎木屑,俯身仔细打量着琴板的弧度。“用这样的材质按照现在我摸索出来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古琴,音质纯正,音色沉稳,声音更具穿透力。”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从事科技史研究的顾永杰已经和古琴打了20余年的交道。2013年他正式开启了复刻古琴工作,想着为传承发扬中国传统古琴斫制技艺出一份力。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法古人之绝技,得古琴之音韵,造出一把原汁原味的琴,何其难也!

“文献从哪里搜索?古籍资料室在哪里?……”“你不是我们单位的吧!这方面的资料很少!……”资料匮乏给2000年就产生复刻古琴想法的顾永杰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早些年,那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年下来找不到几本书,网上收集的电子资料更是少的可怜!”起步经历虽令人沮丧,但始终没有阻却顾永杰求知的脚步。

他历经16年,搜集了800多部书籍资料、200多篇学位论文、2000余篇期刊文章,整理了600多件传世老琴资料。有着20多年文博工作经历的顾永杰在处理历史、文化文献上没有遇到太多难题;板长了,锯一锯,槽浅了,凿一凿,这对于工匠世家出身的他而言,不算什么难事;古琴材料的好坏、频率的快慢、受力的大小对于受过工科教育的他而言,也能从容判断。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琴虽小矣,其道大哉。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研究涉及历史、文化、材料、声学、力学、美学、音乐诸多专业知识。由于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美学和音乐等文献资料的吸收消化让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古琴最终是求美的,器形之美、结构之美、音律之美、法古之美都得有。这个最不易把握了!不仅要恶补美学和音乐学知识,而且要将诸多专业知识统一到美学上来。”为此,顾永杰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度过了16个春秋。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检验出真知。然而实践是无情的,一把琴一旦被实践否定,就意味着青春与汗水付之东流,意味着用心血孕育的宝贝不得不从展览室移入储藏室。“制作一张古琴,大概需要三年,要在不同阶段用100多道工序加工200多个小时。”顾永杰拿起“怀”感慨地说,“这把琴我花了很大精力,为把它制作好,我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站在工作台上,现在只有把他放在这儿了。”顾永杰望了一眼那一排排被历史封存的古琴,轻轻地关上了储藏室的门。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关上一道门,开启一扇窗。令人欣喜的是,每次实践检验都会促使顾永杰去探索新知,改进工艺,在自己十年仍未写完的《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研究——斫琴技艺的文化与科技》书稿中添上一笔。“从2013年,我就边研究边写作,但写得很慢,因为书是要告诉大家制作技艺的,不经过实践不能写上去,有了改进还得修改文稿,传统文化著作掺不得半点沙子。”积跬步而致千里,2021年,近40万字的书稿,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5万元的支持。

眼看书稿即将付梓,顾永杰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惆怅起来。“国家给我发工资,我摸索出了一套传统古琴斫制技艺,我不能藏着掖着,得把它传出去,可是传给谁呢?”在向学院、科研处、校领导表达了传播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想法后,学校鼓励他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凝练题目”“扩充内容”“调整结构”“精炼语言”“突出创新”……伴随着一句句批判,顾永杰的课题本子犹如做琴一般,从初稿到定稿,反反复复,修改打磨了不下50遍。良药苦口能治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以顾永杰为负责人的课题组申报的《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获批经费80万元。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偏偏天公不作美,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班工作遇到了一波疫情,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学校实行封闭管理。“这是技术活儿,学员进不来校园,无法授课,可按照项目要求开班已是刻不容缓了。”顾永杰急忙向学校作了汇报。学校当天召开研判会,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校长办公室、科研处、后勤服务中心联合制定详细的开班工作方案,最终培训班得以如期举办。

开班在即,顾永杰必须马不停蹄完成教学准备工作。布置场地,购置材料,制定课程,制作20套斫琴流程展示品、33套槽腹结构展示品、27种琴式成品……一桩桩琐事,辛苦点也就罢了,一件件古琴,被锯开也顾不上心疼了,最难熬的还要数开班那一段日子。

“7月10日陆续迎接安顿学员、辅导老师和考核组,晚上与考核组专家讨论次日研讨会的内容。整理完上百平米的场地已是11日凌晨2:00,压力过大,睡意全无。5:00起床,拿个面包来到教室、会场查看准备情况。8:00开班仪式开始,发言、引导学员查看上课地点、参加学术研讨会,一直忙活到中午1:00。简单吃点中饭,下午2:00送考核组上车后返回,‘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下午2:40为培训班讲授第一堂课,5:00教授实操课,下课后已是筋疲力尽。”一个个密集的时间点令顾永杰记忆深刻。

“出彩周师人”:顾永杰

人一忙活起来,时间就过得快,转眼间为期100天的培训结束了。“一定要理解古琴为什么这样制作”“咱们不比古人聪明”“先传承再说,传承不好谈什么创新?”在一句句叮嘱声中,顾永杰送别了30位学员。

扶一程,送一程,身向斫琴那畔行。培训之后,任务接踵而来。学员作品出版、培训影像整理、授课资料收集、音乐演出筹划、作品展览准备……桩桩件件都在等待着顾永杰。“展览是个大工程,计划年底在郑州举办‘传统古琴斫制技艺展’,争取全面呈现制作技艺,深入展现斫琴传统文化,充分宣传学校教育成果,所以我得抓紧编写展览大纲,制作展品。”

说完,顾永杰用他那长满老茧、青筋暴起的双手握起刨子,又是一番擦,擦,擦……这声音,含读书声朗朗,孕古琴声袅袅,载传道声谆谆,岂不大美哉!(武暾 李心)

标签: 周口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冯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