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你说段庄那个好收‘破烂’的老段?他可是我们这十里八村的名人!”在中牟县刘集镇,水牛段村的段双奇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咖”。
收破烂的大咖?别误会,他收的可不是一般的破烂,是正在逐年消失的农耕类老物件,什么犁、耧、锄、耙,铡刀、碾、石磙、马灯、馍筐、老秤等,只要是以前农村种地和生活用的家伙什,他是见啥收啥,用他的话说,那可是宝贝!
他眼中的宝贝,却是别人眼中没用的“破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郑州市周边的农村大多面临拆迁,人们高高兴兴地住进社区楼房,从村民变市民,这些没用的老物件成了多余的破烂。
从2010年开始,段双奇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跑遍了中牟县的大部分拆迁村庄,到处挖掘、搜集面临淘汰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近10年间,段双奇倾尽自己的多年积蓄和拆迁补偿款,甚至不惜借款,共花费了200多万元,跑遍郑州市周边的600多个拆迁村庄,目前收集的各种农耕器具器件12.3万多件,品种190多个。
“收这有啥用?不能吃不能喝的。”太多人对他的行为有着不理解,甚至有人觉得他这是“胡闹”,老段自己对这种声音不屑一顾,他有自己的想法。
农耕器具现在暂存的地方
“人不可忘本,中国的农耕文化应该传承下去,尤其是咱们中原的农耕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就是想把这些老物件保留下来,让子孙后代知道先辈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段双奇说。
一个爱好摄影的农民
在中牟新县城北不远处的刘集镇水牛段村社区,道路宽广,高楼林立,小汽车不时飞驰而过。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普通的乡村,大部分以外出打工和务农为生,如今大家都搬进新社区的楼房,成了新市民。
1958年出生的段双奇是土生土长的水牛段村人,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小时候的他聪明好学,但是处在那个年代,他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没能继续读书。回到家后,他开始帮父母干活,放猪、放羊、捡柴火,各种农活都难不倒他。
虽然没有学上,但段双奇闲暇时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我最喜欢看从学校借的《铁道游击队》和《敌后武工队》,虽然字可能都认不全,我却读得津津有味。”段双奇笑着说。
段双奇在介绍他收到的“宝贝”
改革开放以后,在广东省军区当兵的堂兄有一次回家探亲,看到聪明伶俐的段双奇,就问他:“你想干点啥?”
段双奇想到自己看的电影里边,经常有拿着照相机的记者,觉得特别羡慕,就对堂兄说:“我想要台照相机,学照相!”
那个年代的照相机可不是很容易就买到的,在部队的堂兄也费了好大劲才给他买来了一台海鸥120相机。段双奇非常喜欢,也非常珍惜这台人生中第一台相机,但是堂兄不能一直在家里教他照相,他就到县里照相馆当学徒,很快掌握了照相技术。
但是在照相馆里拍照并不是段双奇的梦想,当一名摄影记者才是他的追求。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在成为一名真正记者的路上,他走得很艰难。
太平车
段双奇从县城回到自己的村子,开始用自己的相机记录农村的发展变迁,农村的一花一木都是他的素材。渐渐地,他的作品被很多媒体刊发,他也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摄影师,但他从未离开过自己深爱着的农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段双奇在中牟周边农村拍摄的照片有35万张之多,是反映农村发展变化的珍贵影像资料。
“我其实就是个农民,充其量是个爱好摄影的农民。”段双奇这样评价自己。
一腔热忱抢救农耕器具
经常在乡村里行走,段双奇对农村这块热土爱得深沉。面对农村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他感触良多,总想为正在消失的农村文化做点什么。
“收集这些老物件,其实也与我的摄影爱好有关。自从喜欢摄影以来,我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农耕器具和农耕文化的魅力,可以说,每一件农耕生产器具的产生,都有关于其发明创造的动人故事,蕴含着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着我们的文明发展史。”段双奇说。
从最开始的爱好,到后来的痴迷,段双奇似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段双奇下乡收农耕器具
从2010年开始,他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寒暑往来,跑遍了中牟县的大部分拆迁村庄,到处挖掘、搜集面临淘汰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为了抢救这些老物件,郑州市周边的600多个拆迁村庄里都曾出现过段双奇的身影。
近10年间,段双奇收集的各种农耕器具器件12.3万多件,品种190多个。“我说自己是在抢救这些东西,因为我如果看到不收的话,这些东西就消失了。只有医生给人看病才用抢救这个字眼,所以我不是挑着收的,我是看到这些老物件就收,如果看到了没收,我会心疼,所以就越收越多!”段双奇说。然而,这么多物件,如何存放就是个问题。
织布机
起初,因为爱好摄影,段双奇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免费开放的“双旗文化大院”,除了展览自己的摄影作品,还经常举办法律讲座、失地农民工就业讲座、书法笔会等活动,后来因为收集的农耕老物件多了,他就改造了家里1000多平的三层楼宅院,办了农耕器具展览。随着来家里参观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坚信,农耕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尤其对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大国来说,农耕器具更是农耕文化的代表,而且近年来,国家也在大力鼓励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因此,我坚信这是一个方向,并深深地喜欢上它。”说到这,段双奇眼中露出了满满的激动。
2016年,双旗文化大院被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命名为“河南省终身学习品牌”。
一种声音:有钱干点啥不好,弄这干啥?
段双奇说,为了抢救这些农耕文化的老物件,他目前已经花费200多万元。这些钱全是他自己筹集来的,其中主要有三块来源:一是自己的拆迁补偿款80多万;二是自己私家车卖后的33万元;三是自己几亩地的苗木补偿费有30万左右;其余都是自己从亲戚朋友那借来的。当谈及这些时,段双奇的眼中显然又多了一些无奈。
“有钱干点啥不好,弄这干啥?”这是段双奇开始收集这些老物件以来,听到最多的不理解的声音。
今年76岁的李伯舟也是水牛段村人,跟段双奇从小就相识。“双奇这个人很聪明,学啥东西很快。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很孝顺,对村里人也很和善,给我们村老人免费拍洗照片,经常自掏腰包看望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军人家属,还建文化大院让大家娱乐休闲。”说起段双奇的为人,李伯舟赞不绝口。
纺花车
“但是我刚开始听说他花了这么多钱收旧农具的时候,我就有点不理解他。都是些淘汰的东西,花钱收这干啥,有这钱做个生意,过好日子不好吗?”李伯舟坦言,他最初并不理解段双奇花钱收集农耕器具的做法,但是后来经过段双奇耐心解释引导,他渐渐理解了段双奇的苦心,人不能忘本,这些东西应该好好保留下来。
和李伯舟一样,95岁的母亲朱凤英最初也不理解段双奇的做法,并觉得他是在“胡闹”。“双奇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谁也拉不回来!”朱凤英也由最初的不理解,慢慢转变为支持儿子。
然而,除了身边的至亲和朋友,村子里更多的人到现在仍不理解段双奇的做法。但这些声音并没有动摇段双奇的决心和信心,也没有打消他的执着和热情,他坚持着当初的梦想,用自己的坚定继续抢救着在他看来比什么都值钱的农耕文化遗产。
石磙
“每一件农耕生产器具的产生,都有一个发明创造的动人故事,都蕴含着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都见证着我们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史。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这些老物件保留下来,建造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把这些农耕文化遗产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能够知道先辈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怎样推进文明进步的。”段双奇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一个愿望:文化遗产有个好的归宿
“我非常赞赏和敬佩段双奇先生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收集农耕文化遗产的做法,他的这种精神令人感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庆华教授一直致力于农耕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他曾去过段双奇的“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考察,并对这种做法很是称赞。
弹花锤
汪庆华表示,我们的民族从农耕原点走来,我们的祖辈从农村原野走来,我们的文化从庶民百姓走来。把传统农耕生产活动、民间生活境况、底层社会状态和草根文化,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挖掘、记载、描绘下来,富有极大价值和意义。
然而,如何安置自己辛辛苦苦收来的“宝贝”,成了段双奇发愁的一件事。
2016年,水牛段村被划入城镇化改造区,段双奇的文化大院也被无条件拆迁。为了保存他收集来的农耕器具,当地政府临时搭建了三间简易房,暂存这些“宝贝”。
木耧
如今,眼看村民回迁即将结束,简易房里的农耕老物件面临着无家可归,段双奇十分伤感。“我想在我们村附近建个农耕博物馆,可一直没有找到场地。很多省份的大老板也和我联系过,想把我收藏的农耕物品用于商业开发,都被我回绝了。”
值得欣慰的是,2018年,刘集镇政府在刘集镇绿博三号党群服务中心为段双奇的“宝贝”们单独开辟了一个400平米的展馆,并投资100万对展馆进行了装修,到2019年底,展馆就要对社会免费开放,段双奇的梦想也正逐步变为现实。
“我还想出一本《农耕文化传承》的书,免费发给全县各个学校。现在我已经拍了800多张照片,整理出800多个词条。希望能够有人帮我实现这个梦想!”段双奇对未来满怀期待。(魏豪 翟宝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