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但是考研时的少数民族政策和高考时的少数民族政策完全不一样
老师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在高考的时候,黑龙江省对于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是指黑龙江省属高等院校招生时对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达斡尔、蒙古、锡伯、俄罗斯族考生或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在所报的黑龙江省属高校投档分数线基础上降低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当年老师有个同学,明明是汉族,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硬是把自己的民族改成了达斡尔族。但是在考研时不是说你是少数民族就给你加分,而是有一个叫“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计划”的政策,各位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请各位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1) 汉族学生是可以报考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计划的!只不过限定了一定条件。
(2) 招生专业向理工类、应用型研究生倾斜!在实际招生过程中,这一点执行得并不是很严格。我认识很多文科专业报考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计划并且被录取的学生。
(3) 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必须按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
(4) 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先在高校基础培训基地集中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基础培训点另行通知)。达到录取院校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录取要求的考生,可免除一年基础强化培训,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这里要说一下,如果你的分数没有达到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复试分数线的话,你需要经过一年的基础强化培训。据我所知,这个培训基地一般在北京,并不在你所报考的学校。经过一年培训后,你会跟着下一届的同学一起进行专业的学习。也就是说,如果正常的学制是三年(单指大多数学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你在考试的时候没有达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分数线,那么你的学制实际上是四年。
(5)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含基础培训)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按国家及招生单位相关规定缴纳。
如果是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考生,学费、住宿费等会由定向企业或者单位来支付。
(6) 录取原则。实际上,国家每年都会下发各个学校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名额,每个学校针对每个省份都会有具体的招生人数的名额限制。但是在实际录取过程中,我发现各个学校按照省份去限制名额的很少。但是如果你看到“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计划”在你所在的省份并不招生,你就一定不能报这个学校。具体情况一定要问清楚你自己的目标院校。
(7)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独立于高效普通招生计划范围外的。比如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招生人数是10人。不是说这10个人中有几个是普通招生计划、几个人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而是说普通招生计划招生10人。假如恰好当年有这么一个同学,学的是这个专业,报考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也是可以被录取的。有极个别的学校会出现固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生的专业,这个具体也要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
对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我的个人看法是,如果你真的想回到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而且你家里的经济条件对于学费有很大的负担,你的成绩达到正常分数线非常困难的话,那么这个计划是对你有利的。
但是如果你的成绩有很大的希望达到正常分数线的话,我个人不太建议报考这个计划,因为确实未来发展的局限性很大,并且有可能会多读一年。如果你想报这个计划的话,最好向你目标院校的研招办详细询问具体的招生政策,以免因为对政策不了解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其他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