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如何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如何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2021-03-11 09:09:51 来源:华夏时报网

当前,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议题也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中小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可塑性最强的年龄段,6-12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多年来关注社会民生,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配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偏低。另外,不少中小学虽然有配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往往身兼‘数职’,还要负责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翟美卿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翟美卿提出建议,应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同时,她建议政府牵头撬动资源,引入慈善公益项目,推动广大社会力量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在慈善公信力建设领域,建议进一步探索强化对慈善组织的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助推慈善事业公信力建设,提高慈善事业透明度。

千人以上中小学配备心理教师

目前,虽然各地方教育局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行动计划,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但翟美卿认为,当下仍有许多人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普遍薄弱,而这一点在农村尤为突出。

为此,翟美卿建议,要确保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必须配齐1至2名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同时,要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事业编制,落实福利待遇,完善任职资格以及职称评聘、晋升等系统性政策,以稳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其次,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教育部门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的必修内容。同时,减少城乡学校之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差距,在培训经费、教学资源等方面适度向乡村学校倾斜。

此外,翟美卿十分关注社会慈善力量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价值。她认为,社会慈善力量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资源不足。

鉴于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她建议,政府牵头撬动资源,引入慈善公益项目,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公益组织实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推动广大社会力量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慈善组织要在阳光下运行

近些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201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慈善法》,明确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和公开事项,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保障。“《慈善法》出台后,慈善组织的运作透明度、信息披露都有长足的进步,慈善组织运行日趋规范合理,公信力建设成效斐然。”翟美卿说。

不过,翟美卿坦言,目前,我国慈善行业总体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近年来热点事件频频出现,凸显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不成熟、发展不健全、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任重道远。

针对此现状,翟美卿表示,除了法制保障和主动公开,应进一步探索强化对慈善组织的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并以此作为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新路径。

具体而言,翟美卿建议,各省市民政部门应完善慈善相关制度建设,参照民政部出台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形成地方性的具体办法,并探索构建符合地情的监督模式,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推动慈善透明化。

在这个方面,翟美卿指出,各地可参照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模式。据了解,广州市由民政部门牵头,组建了含专家学者、律师、会计师、媒体、资深NGO从业者等人员的第三方监督委员会,对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程度、管理效率、项目绩效等多个重要指标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行政部门监管和公众监督的重要参考依据。

成立以来,广州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共对51个(次)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机构进行监督,共涉及金额14.6亿元,提出了207条监督意见,出具37份监督报告,并针对地情开展年度专业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大量具实用性、前瞻性专业研究成果。

其次,翟美卿建议,鼓励各地民政主管部门尽快制定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采取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方法,形成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研究报告并定期发布,有效评价。

最后,需充分发挥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营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参与度和主动监督积极性,进而督促慈善组织做好公信力建设。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