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严峻,全国多地取消体育中考。4月14日,吉林省教育厅发布消息,取消2022年初三年级中考体育现场考试。4月18日,山西省教育厅发文取消体育中考。4月22日,安徽省芜湖市教育局发布通告,明确取消体育中考,相应成绩按满分计入中考总分。直接取消今年体育中考的,还有河南省焦作市、河北省邢台市等。
与直接取消体育中考不同,天津等地是进行调整。天津市的调整方案包括必测项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免试,以满分计入总成绩;选测项一按原定方式和标准进行现场测试。福建省泉州市的体育中考,知识考试和分值不变,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项目相应调整。江苏省南通市不举行统一的体育中考,以平日的体育测试成绩计分,突出过程性评价,体育总分由60分改为30分。
健康第一,生命至上。鉴于病毒传播与扩散的程度,必须切实控制成规模的聚集性活动,同时考虑到体育考试的特殊性,学生既不能戴口罩,又难以避免人群的聚集。为保障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取消体育中考或调整考试方案,显然有充分的理由和一定的必要性。此外,因疫情影响,学校体育课长时间不能正常进行,学生的体育活动明显减少,身体机能可能下降,在没有得到充分恢复和相应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测试,显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体育中考必须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就有违体育考试的初衷。体育中考所要测试的是体育教学的成效、学生平日体育锻炼的情况。如果没有相应的体育教学,又不能推动学生积极锻炼身体,这样的考试就失去了意义。体育中考方案的设计,要避免学生只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突击训练的导向。从这种角度看,各地调整体育中考方案有现实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初中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竞赛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二是结果性评价,主要包括统一组织的体能、运动技能测试与评价。疫情倒逼我们重视过程性评价,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考试评价方式必须坚持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这也是实现从单一应试到全面育人的变革。
不同的考试评价方案包含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起着不同的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舆论。诸如,简单化地取消体育中考,可能会产生一种误解,即相较其他知识类学科,似乎体育终究是非主要的。完全取消考试或全部赋以满分分值,对认真锻炼的学生也有失公平,有失考试评价的权威性。因此,疫情若不严峻,宜按原先方案实施,分批分层错时组织,做好各项安全预案;若不能统一集中体育中考,可以调整考核项目组合,增加体能项目作为选考,同时适度增加过程性评价的分值。
中考兼具水平性和选拔性考试的双重属性,由于考试结果是初中生升学的重要标准,因而选拔性无疑是中考最主要的属性,起着甄别作用,于是一考定终身的结果性考试必然将学生导向应试。合理设置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内容,重在优化过程性考核的方式,这是体育中考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考试内容的设置既要立足眼前,又要着眼未来,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紧密结合,避免学生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应对考试。
全国各地疫情面临的态势不同,各地防疫政策有很大区别,因此体育中考方案有明显的地域差别。这在情理之中,不能统一要求。不同的方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因地制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体育中考作为一种制度性评价,有其严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一原则在全国应无差别地得到体现,不仅体现为结果,也体现于过程。为确保考试测评的公平和公正,体育中考的设置、取消或调整都必须慎之又慎。体育中考的改革要坚持“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发展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27日第2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