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广西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2 | 广西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本科 | |
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本科 | |
4 | 桂林理工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本科 | |
5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6 | 右江民族医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本科 | |
7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8 | 桂林医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本科 | |
9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本科 | |
10 | 南宁师范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11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本科 | |
12 | 河池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本科 | |
13 | 玉林师范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本科 | |
14 | 广西艺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15 | 广西民族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16 | 百色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本科 | |
17 | 梧州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本科 | |
18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本科 | |
19 | 广西财经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20 | 南宁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本科 | 民办 |
21 | 北部湾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本科 | |
22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本科 | |
23 | 桂林旅游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本科 | |
24 | 贺州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本科 | |
25 | 广西警察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
26 |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北海市 | 本科 | 民办 |
27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本科 | 民办 |
28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柳州市 | 本科 | 民办 |
29 |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本科 | 民办 |
30 |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桂林市 | 本科 | 民办 |
31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本科 | 民办 |
32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本科 | 民办 |
3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桂林市 | 本科 | 民办 |
34 |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桂林市 | 本科 | 民办 |
35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本科 | 民办 |
3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北海市 | 本科 | 民办 |
37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崇左市 | 本科 | 民办 |
38 |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本科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桂林市 | 专科 | 民办 |
2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3 |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4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5 |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6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专科 | |
7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8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专科 | |
9 |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专科 | |
10 |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11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12 |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13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14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专科 | |
15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16 |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专科 | |
17 | 北海职业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专科 | |
18 |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桂林市 | 专科 | 民办 |
19 |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20 |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21 |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专科 | 民办 |
22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23 |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钦州市 | 专科 | 民办 |
24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专科 | |
25 | 百色职业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专科 | |
26 |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百色市 | 专科 | 民办 |
27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崇左市 | 专科 | 民办 |
28 | 梧州职业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专科 | |
29 |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南宁市 | 专科 | 民办 |
30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31 | 广西科技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崇左市 | 专科 | 民办 |
32 |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33 |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百色市 | 专科 | 民办 |
34 |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35 | 广西中远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崇左市 | 专科 | 民办 |
36 | 玉柴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玉林市 | 专科 | 民办 |
37 |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 |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 来宾市 | 专科 | 民办 |
38 |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专科 | |
39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专科 | |
40 |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专科 |
八桂之南、边海之交、邕江之畔、绿城之中,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的“部区合建”高校。广西大学于1928年在梧州成立,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合并。1951年,与西江学院本科部合并。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停办。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61年,广西工学院和广西科技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62年,广西林学院并入广西农学院。1970年,广西劳动大学并入广西农学院。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有着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国立广西大学时期,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1997年两校合并以及进入“211工程”,使广西大学迈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顺利完成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并获得评估通过,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工程学、材料科学、农学、动物与植物学和化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部区合建”高校,入选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学校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
学校占地面积2.16万余亩,其中位于扶绥县的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占地面积16898.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9.82亿元,馆藏文献总量857万册(含学院资料室),其中印刷型图书392万册(件),电子图书465万册,电子期刊6.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02个。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有98个本科专业(2018年招生专业71个,其中44个专业按18个大类招生)。下设2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8221人、全日制研究生8639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2251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46246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52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79人,专任教师1945人。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等。有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2项,获得项目数居地方“211工程”高校前列。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学校连续14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广西大学KAB创业俱乐部荣膺全国十佳。获教育部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0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李林、党鸿辛、陈太一、沈善炯、卢鹤绂、文圣常、施汝为、韩斌等8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一大批校友成长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各行业的骨干和党政领导干部。
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现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领军人才6人、教育部“”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人选8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