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资讯 > 正文

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电话 重庆科技学院简介

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电话 重庆科技学院简介
2024-06-20 16:45:34 来源:互联网


(资料图)

一、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教务处领导分工与科室设置

综合科职责

1.负责教务处综合事务协调、管理与服务,负责处内各项工作的督查督办。

2.负责各类教学文件的印发、接收与管理。

3.协助处长做好教学经费管理,负责处理财务相关事务,做好内控管理。

4.负责教学档案管理及各类综合统计数据的填报工作。

5.负责各类教学会务管理与服务。

6.负责组织编制本科教学及部门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年鉴。

7.负责教务处安全稳定、资产管理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务性工作。

8.负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的日常事务工作。

9.负责校语委办的日常工作。

10.负责教务处网站更新和发布,编印本科教学工作简报。

11.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地点:H121 电话:65022084

教学运行科

1.负责全校排课与调停课管理。

2.负责全校教学计划内课程考试安排与管理。

3.负责学生教材供应管理。

4.负责教学信息员管理。

5.负责教学事故处理委员会日常工作。

6.负责全校各类统考考务工作(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职教师考试、英语口语考试等)

7.负责全校教室的使用调度,以及多媒体教室的维护与管理。

8.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地点:H114 电话:65022070

培养科

1.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管理。

2.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

3.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注册管理。

4.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成绩管理。

5.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管理。

6.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选课的指导与管理。

7.负责专升本工作。

8.负责“3+4”培养及全市“3+4”秘书处工作。

9.负责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的组织与管理。

10.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地点:H119 电话:65022072

实践教学科

1.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管理。

2.负责实践教学安排与管理。

3.负责各类科技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4.负责实验室规划及立项建设(含多媒体教室建设与改造)。

5.负责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6.负责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7.负责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8.负责教务管理系统、课程中心等应用系统的技术支持与维护。

9.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地点:H117 电话:65023215

教研科

1.负责编制全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课程建设规划以及教材建设规划。

2.负责组织全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3.负责全校教研教改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4.负责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申报与管理。

5.负责各类质量工程的申报与管理。

6.负责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7.负责本科教指委的日常工作。

8.负责组织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

9.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地点:H123 电话:65022033

二、重庆科技学院简介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两所1951年开始办学并保持良好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占地2200亩,建筑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8亿元。学校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是重庆建设科学城的智核所在,也是创建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腹地。占地1500亩的新校区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2万多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82万余册,电子图书172万余册,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学校是第一批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园林式单位。

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560人,博士350余人,硕士及以上比例87.3%;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省(直辖市)级以上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共4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含资助计划)5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00余人,留学生300余人。近四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和冶金工程共4个领域专业硕士点和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艺术设计等57个本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市级特色专业16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8个,数量位于重庆市属高校第一,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教学平台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共10项。共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7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88项;建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在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2000余项。液压传动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打开石油的天窗》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还建有重庆市级教学团队9个、精品课程9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

学校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理、工、经、管、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工业发酵微生物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工业过程在线分析与控制、复杂金属矿产资源增值处理与清洁提取等3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社科研究中心1个、科普基地3个。2011年以来,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近100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外观设计等近1300项,学术著作近120部,有近2200篇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等检索和收录。2012年以来,年科研经费均超过亿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等省部级及以上科学进步奖60余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英国爱伯斯特维斯大学、加拿大劳里埃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等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学校依托行业办学,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武钢、西南铝、重钢、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美国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等3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协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环境,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节、体育文化节和民族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活动,以及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红五月•青年成才”主题系列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丰富多彩。学生先后在全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体育竞技舞蹈等国内竞赛中获得了400余项国家级奖励,其中:2015年获第九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冠军,2016年包揽第十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中国大陆赛区前5名,2017年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

学校坚持以“立德立人、求是求新、载文载道、为国为民”为办学宗旨,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紧扣“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要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学校以,坚定,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奋力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特色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