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婚嫁的天数。婚假的天数一般是一至三天,但是双方晚婚的,婚假可以适当延长到15日。如果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还可视情况给予路程假。具体的期限还得由各省市自行规定。婚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均不受影响。
一、劳动法规定婚假多少天
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婚嫁的天数,职工结婚如果是在北京、上海、天津,婚假一般有三天,晚婚的假期有七天。如果是在重庆,婚假一般有三天,晚婚的天数是十天。如果是在甘肃,晚婚的假期会被提到三十天。在河南,婚假通常是三天,对于晚婚是十八个工作日,一共是二十一天。对于劳动者在婚丧假期间工作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支付工资。
我国《劳动法》和《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等法律已经取消了晚婚假的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提到晚育可延长婚假:“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民法典》中无任何提及关于婚假。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没有提及婚假天数。
二、劳动法关于婚假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三、婚假期间工资怎么计算
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男女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婚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均不受影响。
以上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关于劳动法规定婚假多少天的法律知识,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若您还有哪些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网站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