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名誉权的表现有哪些
一、侮辱行为
(资料图片)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二、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 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 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 侵权责任
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 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四、评论严重不当
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 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
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在通常情况下,利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犯他人名誉权多是故意的,因为侵权人都是想以此来达到贬低他人人格,损害让人名誉的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还存在一种属于“不明真相”的过失
民法典规定损害名誉权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九百九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九百九十七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