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4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近年来,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总体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扶贫开发政策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开始成为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在为企业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也积极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作为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的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恒大集团自1996年创立以来,始终在公益的道路上身体力行,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尤其是恒大在精准扶贫领域开创的“恒大模式”,给诸多企业创造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样本。
饮水思源 回报社会
“我出生在河南豫东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我1岁零3个月的时候,母亲得病,没钱看病,也没地方看病,就这么走了,我就成了半个孤儿。从小到大我是吃地瓜和地瓜面长大的”。对于贫困,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许家印是有非常深刻体会的,出身自底层的许家印了解农村发展的问题和痛点,也能体会贫穷与落后。
媒体评价说,穷过的许家印更懂穷人苦。
许家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我们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回报社会,我们必须回报社会。企业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多解决就业、多缴税、多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慈善公益和脱贫攻坚。
成立22年来,恒大累计为民生、扶贫、教育、环保、体育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100多亿元,已累计纳税1850多亿元,每年为社会解决就业260多万人,为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民生改善做出了应有贡献。
22年来,恒大被授予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全国爱心捐助奖、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荣誉。许家印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多项国家荣誉,并连续八届荣膺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成为现金捐赠额累计最高、荣获中华慈善奖次数最多的爱心人士,并多年获评《福布斯》中国首善。
10月24日,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联合推荐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出炉,许家印入选。
精准扶贫的 “恒大模式”
恒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无偿投入110亿元,选派2108人的扶贫团队常驻乌蒙山区,引进79家上下游龙头企业,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牢牢抓住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就业扶贫的精准扶贫“牛鼻子”,到2020年帮扶全市10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据悉,贵州省毕节市共7县3区,总人口927.52万人,2015年底贫困人口115.45万人。恒大结对帮扶毕节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效地推动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开创了民企帮扶中最为独特的“恒大模式”。截至目前,已捐赠到位60亿元,已帮扶毕节30.67万人初步脱贫,其中已助力黔西县于2018年9月成功脱贫摘帽,到2020年还要帮扶72.46万人稳定脱贫。
脱贫不仅仅是数据脱贫,恒大的扶贫成效是实实在在的帮扶脱贫成果。
在产业扶贫方面,恒大为毕节全市七县三区的贫困群众建设6万多栋蔬菜大棚,90多万亩中草药、经果林和蔬菜瓜果大田基地,建设447个肉牛养殖基地,调配、改良60多万头基础母牛,为各个产业引进了79家上下游龙头企业,打造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和肉牛养殖基地;易地搬迁扶贫方面,帮扶毕节建设50个新农村、12个移民社区,从大山深处搬出5.2万贫困户、22.18万贫困群众;就业扶贫方面,组织贫困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解决8万多人就地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恒大在毕节市大方县还实施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和1所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投入使用,并与清华大学合作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1所慈善医院、1所敬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已竣工交付并投入使用。
除结对帮扶毕节外,恒大还复制推广毕节的扶贫经验,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已为广东脱贫事业捐赠超20亿,累计为广东各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约30亿。2017年开始,恒大结对帮扶惠州市惠东县、博罗县共26个贫困村,2018年又帮扶河源市连平县、和平县,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此外,恒大为陕西、河南等省扶贫攻坚事业捐赠共计20亿,实施产业和教育扶贫等。
目前,恒大的“政企合力整体脱贫攻坚”模式已入选中国社科院《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蓝皮书》指出,恒大一改过去局部式、间接式、单一式社会帮扶为整县式、参与式、立体式、滴管式社会帮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参与扶贫全过程,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了农村的存量资源,“创造了高质量的扶贫效率”,是“国内甚至国际上公益领域中的一个创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许家印的慈善之路,从创立恒大开始一直坚持至今。
早在1998年,恒大刚刚创立不久,整个企业还在筚路蓝缕的创业阶段。面对当年的特大洪灾,许家印和恒大集团就捐赠500万元。
1999年,许家印投身于国家希望工程建设;2001年,捐赠近300万元作为广东省治安基金;2002年,向广州市教育基金会捐资100万元;2008年,恒大集团捐款超1100万元支援汶川地震灾区;2010年,又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2011年,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上,恒大捐赠3.18亿元,成为捐赠额最大的企业代表,;2015年12月,恒大集团帮扶贵州毕节,助力百万人脱贫;2018年,恒大集团再次捐款5亿助力广东扶贫济困……
“扶贫工作让每一个恒大人切身感受到,个人与国家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使命担当。投身脱贫攻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恒大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许家印说。
显然,“恒大模式”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更多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发展模式创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就离不开农村;没有国家每个月给我14块的助学金,我就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恒大的今天。”许家印称他和恒大都是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才有可能获得今天的成就。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将一如既往,和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一道,助推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作为改革开放的建设者、受益者和奉献者,许家印和恒大未来要做的一定还有更多。 (许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