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时尚 > 撩·时尚 > 正文

“无意识”思维:突破认知的成功秘诀

“无意识”思维:突破认知的成功秘诀
2022-02-23 13:02:13 来源:人民号 人民日报

宇宙竟然比我们凝视夜空时所想象的更大。同样,我们头脑里的宇宙也远远超过了意识体验的覆盖范围。今天,我们终于得以窥见这一内部空间是何其浩瀚。

人似乎能毫不费力地认出朋友的脸、开车、理解笑话的笑点、决定从冰箱里拿出什么东西来,但实际上,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完全依赖于意识觉知之下进行的庞大运算。

这一刻,就像你生命中的每一刻一样,大脑里的网络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各种活动:数十亿电信号沿着细胞奔跑,触发神经元之间数万亿连接里的化学脉冲。

简单的行为,靠的是神经元庞大劳动力的支撑。你天真地对神经元的活动毫无察觉,但你的生活却被它们所塑造和渲染:你怎样行动、你觉得什么东西重要、你的反应、你的爱情和欲望、你信以为真或视之为假的种种观念。

这些隐形网络的最终输出形成了你的体验。那么,到底是谁在给这艘船掌舵呢?

01

无意识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吗

现在是早晨,太阳刚探出地平线,你家附近的街道很安静。在城市所有的卧室里,一间接一间地,开始发生一件惊人的事情:居住者们的意识闪烁着苏醒了。本星球最复杂的物种正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就在刚才,你还在熟睡之中,你大脑中的生物物质跟现在一模一样,但现在它的活动模式发生了些许变化。于是,在这一刻,你开始享受到体验了。你读着一张纸上的潦草字迹,从中提取意义。你也许正感觉太阳照在皮肤上,清风从发丝间拂过。你可以感觉到舌头在嘴里的位置,感觉到左脚上穿的鞋。

一旦清醒,你立刻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生活、需求、欲望和计划。一天又开始了,你准备好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目标,并相应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但你的意识觉知对你的日常行为有多大的控制力呢?想想你是怎么阅读书上这些句子的。当你的视线扫过这一页,你基本上察觉不到眼睛快速的跳跃。你的目光并不是沿着书页平稳移动的,相反,是以从一个点跳跃到另一个点的方式移动。当你的眼睛在跳跃的过程中时,它们动得太快,无法阅读。

只有当你停下来注视一个位置时,眼睛才读取文字,通常一次用时20毫秒左右。你意识不到这些跳跃、停顿和启动,因为大脑耗费了许多能量,才让你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稳定下来。

想想下面这一点,你甚至会觉得阅读变得更加陌生: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这一串符号序列的意义直接流入了大脑。为了理解这是多么复杂的一件事,试试看阅读另一种语言的相同信息:

如果你不认识孟加拉文、白俄罗斯文和韩文,那么这些字母在你看来恐怕是些奇怪的涂鸦。但一旦你能读懂,就像现在这一段,你就会有种理解文字毫不费力的错觉:我们似乎意识不到自己正执行着一件破解文字的艰巨任务。幕后的工作,全由大脑搞定。

那么,到底是谁说了算呢?你是自己这艘船的船长,还是说,你的决策和行为跟看不见的大量的神经元关系更大?跟你日常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是你所做的良好决策,还是密集的神经元和数不清的稳定的化学传输?在本文,我们将发现,“有意识的我”只不过是大脑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人的行为、信念、偏见都受意识无法访问的大脑网络驱动。

想象我们正一起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我们聊着天,你看到我拿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这个动作非常不起眼,基本上不值一提,除非我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了衣服上。但请让我们献上赞美吧:把咖啡杯送到嘴边可不容易。在机器人研发领域,人们至今仍绞尽脑汁想让机器人顺利无阻地执行此类任务。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简单的行为,是靠大脑精心协调的数万亿电脉冲来支撑的。我的视觉系统先扫描整个场景,锁定眼前的杯子,多年的经验触发了其他情境下关于咖啡的记忆。我的额叶皮质将信号发送到运动皮质,运动皮质准确地协调整个躯干、胳膊、前臂和手部的肌肉收缩,这样,我拿起了杯子。

一触碰到杯子,我的神经就传回了有关杯子重量、它的空间位置、温度、手柄的光滑度等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脊髓向上传入大脑,补充到向下传导的信息中,就像双向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车流一样。这些信息来自基底核、小脑、躯体感觉皮质等大脑诸多部位的复杂编排。在几分之一秒里,我拿起杯子的握持力量就调整好了。

通过海量的计算和反馈调整,我调整肌肉,保持杯子水平,将它平稳地顺着一条向上的长长弧线送到嘴边。我一路上都做着细微的调整,等杯子靠近嘴唇时,我将它稍微倾斜,倒出少许液体进入口中,以免烫伤自己。

02

最强大脑

大脑丛林

从1887年开始,西班牙科学家卡哈尔借助摄影知识,对脑组织切片进行化学染色。这种技术能让人看到单个大脑细胞,及其所有美丽的分支。

自此以后,人们愈发清楚地意识到,大脑是一套复杂的系统,超越了人类的一切创造物,也没有语言能够完美地描述它。随着显微镜的规模化生产和进步,以及细胞染色新方法的出现,科学家开始描述——至少是笼统地描述构成大脑的神经元。

这些奇妙的结构有着各种有趣的形状和尺寸,扭结在一片密密麻麻的丛林当中,科学家们仍需努力工作几十年,才可能将它们完全梳理清楚。

完成这一壮举所需的运算力,得用数十台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才能提供。

然而,“我”对大脑里的雷电风暴丝毫没有觉察。虽然神经网络疯狂地开展着无数的活动,“我”的意识体验却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对此毫不知情。“意识我”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在我们的谈话当中。“我”甚至能暂停复杂的对话,举起杯子,朝咖啡吹气。“我”只知道嘴里是否喝到了咖啡。如果完美地执行,“我”可能根本注意不到自己做了这一行为。

大脑的无意识机器随时都在运转,但它的运转太过顺畅,我们一般都意识不到它在工作。结果,只有当它停止工作的时候,我们才最容易体会到。所以,下一次,你看到人散步、慢跑、滑滑板或者骑自行车,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不仅是想人体之美,还要想想无意识大脑对人体进行完美编排的能力是多么惊人。

最基本动作的复杂细节,是在一个你根本看不见的微小空间尺度上,通过数万亿次的运算生成的,它的复杂规模超出了你的理解范围。

我们至今都制造不出在动作上能跟人体机能相提并论的机器人。而一台超级计算机要消耗庞大的电力,可我们的大脑却能用大约相当于60瓦灯泡的能量,效率极高地完成同等任务。

03

为什么有意做某事容易适得其反

一生中,人的大脑都在不断重写,为我们实践的任务(不管是走路、冲浪、杂耍、游泳或者驾驶)建立专用回路。这种将程序刻录进大脑结构的能力,是大脑最厉害的一种招数。

大脑将专用回路接线到硬件当中,由此只需微不足道的能量就能解决复杂的运动问题。一旦刻入脑中,这些技能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运行,无须有意识的努力,从而释放资源,让“有意识的我”参与、投入到其他任务当中。

这种自动化带来了一个后果:新技能沉入了意识可读取的范围之下。你不能再查看引擎盖下运行的复杂程序,因此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是怎么做某一件事的。

你边上楼梯边跟人对话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计算出身体保持平衡所需进行的数十种微调整,你不知道自己的舌头怎么活动才发出了所用语言的合适声音。这些都是困难的任务,你不是随时都能完成。

但因为你的行为变成了无意识的自动行为,这就赋予了你自动驾驶的能力。

我们都了解这样一种感觉,顺着常规路线开车回家,却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对整个驾驶过程毫无记忆就到了家。驾驶所涉及的技能自动化程度太高了,你能够无意识地完成这一惯常行为。驾驶汽车的,不再是有意识的你(也即你早晨醒来时苏醒的那一部分),它充其量算是个搭顺风车的乘客。

自动化技能有一点有趣的优势:有意识地加以干预,往往会使其表现变差。习得的熟练动作,哪怕非常复杂,最好还是不要加以干涉。来看看攀岩爱好者迪安·波特的例子,他不用绳子和安全装备攀登悬崖峭壁。在这样的攀登过程中,一旦失手,结果必定是死亡。

迪安从12岁开始就专注于攀岩事业。多年的训练将高精准的动作和技巧硬接线进了他的大脑。为了追求卓越,迪安完全依赖这些久经训练的神经回路来发挥作用,不让有意识的思考妨碍其中。

为了活下去,他把控制权完全交给了无意识。他进入一种所谓的“心流”状态来攀岩,在此种状态下,极限运动员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自己的能力。和许多运动员一样,迪安将自己置于性命攸关的险境,以此进入心流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他不受自己内心声音的干扰,完全依靠自己多年专注训练获得的硬件能力来攀爬。

这是大脑进入“心流”时的状态。迪安在无保护状态下进行攀岩的时候,尽量不思考。有意识的干预,往往会让他的表现变糟。

在心流期间,大脑进入一种“额叶低功能”的状态,也就是说,前额叶皮质的一部分暂时变得不怎么活跃了。这些都是参与抽象思维、规划未来、专注于人的自我意识的部位。

将这些后台操作挂入低挡,是让人能在攀岩途中不掉下去的关键举措:像迪安那样的壮举,只有在没有“内部闲聊”分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很多时候,把意识留在外场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对某些类型的任务而言,没有其他选择,因为无意识大脑能够高速运转,而意识大脑慢得根本跟不上。

以棒球比赛为例,投手从投球区向本垒投出的快球,速度可高达每小时160千米。为了击中这个球,大脑的反应时间只有大约0.4秒。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它必须处理和协调一系列复杂的动作才能击中球。击球员总是能击到球,但他们不是有意识这么做的,球的飞行速度太快,人根本意识不到它的位置,击球员的脑中还没登记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击球动作就完成了。

意识不光被留在了场外,还被抛在了身后。

注:以上内容来自《大脑的故事》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1.4千克重的东西里。而如此重要的大脑,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困住了无数顶尖的科学家,也被我们所忽视。

在《大脑的故事》中,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大卫·伊格曼,用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故事,为你展现脑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带你领略大脑宇宙的奇妙之处。

标签: 大脑思维

(责任编辑:new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