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和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本身少有交集,这两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迥异的群体机缘巧合地共处在一个屋檐下,会撞出怎样的火花?前段时间登陆B站的真人秀综艺《屋檐之夏》大胆作了尝试,该节目采取“真人秀+观察室”的模式,在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下,邀请3位独居上海、阅历丰富的人生前辈,与几位沪漂青年,开启一场为期21天的代际共居体验。
这一尝试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首期节目的播放量超过了197万,目前在B站上的观众评分是9.8。业内人士表示,节目一方面聚焦隔代人的处事行为、交流习惯等多方面的碰撞,展现代际差异;另一方面让双方走近并理解对方的世界,努力创造出一个城市中无血缘、有亲情的“家”,彰显着跨越代际的人文情怀。
观察伴随体验,聚焦两代人的孤独和困境
消除孤独感,是节目中始终贯彻的主旨之一。白发苍苍历尽千帆,独居空房时感叹余生谁伴。独居老人大多非常寂寞,即便是名人也不例外。从《庭院深深》中的深情少女到《甄嬛传》中的太后,演员刘雪华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个经典角色。现实生活中的她已经独居近十年。遛狗、看电视、和姐姐打电话是她一成不变的生活常态。“其实一个人住别的都不怕,万一有一天你不小心摔跤了,是没有人知道的。”刘雪华也有苦衷。
身穿格子衬衫塞牛仔裤,梳着精致的油头,再配上一副金丝眼镜,耄耋之年的老人朱增德精神矍铄,让身为“室友”的B站《非正式会谈》意大利代表阿雷猜测他才到花甲之年。当儿女环绕、孙辈承欢膝下成为有些遥远的梦时,朱增德选择主动重新构建人生圈子,对自我生活进行积极的自救适应。但是在适应的过程中,内心也有苦楚。
节目中有个名为屋檐晴雨灯的环节,每位房客可以调节小夜灯的颜色来表示自己心情。
白日里健谈爽朗的朱增德,将灯的颜色调成了蓝色雨天,心情不言而喻。
相比老人,年轻人初登职场热忱追梦,夜深人静时满身困惑疲惫,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孤独感也尤其强烈。阿雷因为疫情缘故不便回国,在节目中也多次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在异乡的孤独。
不同组合的嘉宾在同一屋檐下体验生活的时候,B站UP主“中国BOY超级大猩猩”“泡芙喵-PUFF”、明星齐思钧、配音演员姜广涛、情商研究专家张怡筠等节目观察室常驻嘉宾,歌手阿云嘎、配音演员葛平等观察室飞行嘉宾都以不同视角解析节目内容。通过观察职业迥异、文化差异大的隔代人共居,了解两代人的孤独与困境,探讨代际关系的同时,也探索一种未来新的生活方式。
打破壁垒鸿沟,给隔代人内心注入温情
朝气蓬勃的B站UP主拉宏桑将关于自己名字和职业的解释提前打印成了纸张,念给刘雪华听,身为“琼女郎”的刘雪华没有告诉这位Z世代年轻人自己演员的身份,作为一个普通老人和她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二人之间的氛围逐渐从略微尴尬到无比融洽;阿雷的身世和经历让上海“老克勒”朱增德连连大呼东西方文化差异……该节目的组合设计独具匠心,三位独居上海的人生前辈为沪漂青年提供住所,青年们则需要挪出一定时间与精力陪伴、照顾前辈。
刘雪华早上6点已经习惯性坐在电视机前,拉宏桑却还在熬夜“修仙”创作追梦,阿雷则已经进入了“回笼”模式——不同时代的人的作息差异在镜头前一览无余。除了作息,陌生隔代群体之间饮食差异、交流习惯、处事行为、价值观念也随着屋檐下的生活逐渐显露出来。纵然有差异,老人的睿智和温和也成为了二人相处之间的润滑剂——拉宏桑也不再将想要讲的话写下来照着读,耐心地向刘雪华解释何为UP主,将自己做的视频投屏分享给刘雪华观看,还开玩笑地编造双胞胎姐姐的故事以此来解释视频里同屏的两个自己……随着不断的沟通交流,两个生命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刘雪华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调皮的拉宏桑就是小时候的她。
与此同时,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的共同的兴趣爱好也让隔代人打破了原有的壁垒和鸿沟,刘雪华初期担心自己的爱犬会吓到拉宏桑,没想到对方十分喜欢狗,爱犬成为了二人共同的兴趣话题;无独有偶,阿雷和朱增德一起切磋茶艺、探讨奢侈品销售,如亲人一般地相处……点滴的温情在屋檐下流动着。
近年来,诸如《忘不了餐厅》《花样实习生》《老闺蜜》等关心老年群体、聚焦老年人生活状态的综艺不断涌现,打破了观众对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让老年群体焕发出时代光彩。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类节目不仅要彰显人文情怀,将价值引导与情感关怀、生命关怀融入其中,充分唤起老年观众积极的生活信念,激发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动力和勇气,还要通过增强节目的参与感、陪伴感,强化互动体验,让更多老年观众能够和家人共同观赏,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增进亲情和相互理解。记者 汪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