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最重视的合家欢节日里扶老携幼看电影,是近年来渐渐回温的家庭化仪式之一。从产业经济的意义来看,一部电影的观看就像推动系统机械运转的关键引擎,吸引一家人使用公共交通,进入消费场所,在视听盛宴后再进入大快朵颐的假日共享时光。无论是在一站式度假的商圈中集中安享闲暇,还是在连续的城市景观空间中走走停停,都使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工业重要一环的功能完成充分的释放。
实现上述愿景并在全年最长公休假的春节期间保持增长态势的重要前提是,有高质量的合家欢类型电影准确对接市场需要,既能满足本土观众的审美诉求,也构成优质电影资源的自身积累,包括品牌价值增长、自有技术升级,IP内容更新迭代,以及最重要的,为未来的电影发展和文化记忆提供丰富而正向的内容。壬寅年春节档中的三部国产动画电影,《熊出没·重返地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和《小虎墩大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分区搭建起了节日中合家欢观影的理想模型,但在精耕本土文化和表现原创故事方面,还存在着更大的拓展空间。
敞开格局
才能更新惯性配方
十二生肖是中国民俗文化所特有的纪年阐释系统,融合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多民族相互依存、交流发展的共同体特征,是常读常新的文化资源,为新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依傍与灵感。由此形成的一个心理惯势就是,到什么年上什么片,轮到哪个生肖就做相应物种的文章故事。合辙应景的即时效果固然给春节贺岁的大银幕增加了新一年由此开始的喜庆感和辨识度,但是相对固化的角色模型和故事配方也限制了具有最大观众潜能的春节档动画电影格局,总有意犹未尽的期待在观影后继续升起。
《小虎墩大英雄》在上映前获得的推广平台要远远优于《熊出没》和《喜羊羊》。大年三十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中,一个名为《乳虎啸春》的武术短剧节目在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上完全预演了第二天就要登上大银幕的动画电影,尤其是带虎尾的虎头帽和斜挎身上的蓝底印花小包袱,使舞台上的虎娃和银幕上的虎墩在形象上完全重合。然而超过12亿人次的春晚节目收视数量竟然没有释放出预想中的助力效果,大年初一还没有结束,《小虎墩》一片的排片率就已经下滑到整个春节档电影的底部。观众们在观影后的直接反应也或多或少陷入了无语状态。怎么说呢?就是整部影片看起来流畅完整、没有明显缺陷,主要人物们的三观也都正确而端正,有打拼励志的正能量,有相互打趣的小搞笑,也不缺乏彼此关怀和成全的成长弧光,还有效果激烈的武打动作画面,据制片方说一直从山西晋中打到了甘肃的壮美麦积山。可是上述诸多面向上的表现都止于达标,不够精彩,缺少包含情绪价值的内在吸引力。
幼年遭遇父母远离的小虎墩连续多年戴着妈妈亲手缝制的虎头帽,原本是一个睹物思人的泪点,因为母亲与孩子在相隔之后再凭旧年信物互相认出,永远是让人忍不住泪洒当场的共情画面。可是小虎墩需要在自己台词中完成的功能太多,既要表现出对于父母缺席的无尽思念,又要说明影片内的情节发展时间一晃已经多年,还得附带说明这么多年以后,原先的绝世高手总镖头已经落魄自弃。
过于密集而沉重的叙事任务压在小虎墩一人身上,留给其他配角人物的自我展示空间就变得有限。影片给出的折衷方案是增强其他人物的类型化和脸谱化程度,比如让总镖头模仿金庸武侠中的性别反转设计,在传统女红的绣花、绣鞋垫中磨练剑术心法,后续在决战中和小虎墩一起用细线缝针的夸张搞笑战法猛攻强敌的下盘,战胜此前不可一世的终极大反派。一连串的打法显然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徐克,致敬港片,没有精准捕捉到真正感人的童真意趣。相应地,缺少了独特主角光环的小虎墩只能在结尾处重新回到原点,没有成长为片名中的大英雄,而只是继续在口头上重复“忠义护镖,使命必达”,头上依旧顶着没有发挥任何情感功能,仅仅充当生肖装饰的虎头帽。
和《小虎墩大英雄》一样将老虎形象作为生肖装饰的动画片还有《喜羊羊灰太狼之筐出未来》。这一次的羊村故事彻底离开了青青草原,改为守护者队打篮球、赢比赛的团体励志。熟悉日系动漫的观众们称之为热血运动番,开心地从中找到各种灌篮高手的人物和战术打法的对应改写,比如全片开场时的灵魂之问——“篮球对你意味着什么”,以及重回赛场时的情节转折台词——“我想打篮球”,都是刻在灌篮迷心底的座右铭。同样,喜爱NBA的球迷们则开心地指认着,这个或者那个标志性动作来自哪家队伍的哪一个球星,比如喜羊羊对灰太狼使出“格林公式”,还有烈虎队的核心球员虎翼,他的不良少年初始化人设、脏辫造型、着装细节和进球后向对手摆出的挑衅动作等,与得分王艾弗森密切对应。因此也形成了和《小虎墩大英雄》一样的生肖符号表面化应用问题——虎的形象元素是应景设置,随时都可调可换。假如十二生肖中真的有同为猛兽的狮子,那么烈虎队的全部队员都变身为狮子,从虎翼、虎山、白虎一一变为狮头、狮山、白狮,对于剧情故事的发展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情绪价值
源自IP扩容的创新自觉
相较于表面化地调配生肖元素与自有IP的配方手法,《熊出没·重返地球》表现出另辟蹊径的努力,努力跟上全民科幻和宇宙航空的热点关注,为熊二贪吃、爱闯祸的形象加上了高科技机甲战士的硬核内容,让小动物们欢乐栖息的狗熊岭成为外星生物到访的地球第一站。影片在整体上表现出IP扩容的创新自觉,反映在受众市场上则是票房与口碑在三部动画电影中都居于最高水平。
根据影片出品方介绍,此次《重返地球》的制作重心在于特效技术。在全片2000多个镜头中,特效量占到了80%以上。不仅给外星生物阿布升级了毛发特效,并且做了3D效果增强,在达到蓬松发量的基础上还能粗细分明,进一步追求纤毫毕现。除了生物形象特效之外,在构建赛博化的都市场景建模和空中机甲作战等燃爆环节里,单帧场景的特效粒子数量达到了百亿级别,单帧画面的渲染时长也超过了20小时每一帧。
技术上的量级式跨越在提升视效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绩,《熊出没·重返地球》在多个关键场景中为国产动画电影贡献了标杆性的画质。影片在表现莱尔特遗迹和“天火”作战等段落中,集中力量打造出了动画电影艺术所特有的“异境感”,既包含现实世界的镜像倒影,又突出地表现了动画审美本身的非现实一面。
阿布带着熊二回到位于南极地区的莱尔特文明保留地,在理念上延续了“熊出没”系列一直坚持的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人物行动基础,而在画面风格上则更为强力而集中地传达出暖意的合家欢抒情样式。高饱和色彩的光谱色域使画面看上去美得超乎现实,同时涵有记忆起伏一般的诗意化境。支撑阿布重返地球寻找父母亲的情节原动力在画面中彰显出充分的动力价值和美感吸引,慈爱双亲的形象在温暖家门前欢迎孩子回家,有效地实现了合家欢观影的情绪价值。随着情感高点的拉动,叙事迅速切回阿布的重临视角,它看到儿时的自己雀跃着跑过去,带领着很多观众在动画中温故了童年。这一幕设计与技术达成触动了不同年龄层次上的观众,更让曾经主打低幼向产品的熊出没系列扩展到亲子观影的范围,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自有技术积累。
综观春节档三部动画电影的表现,可以发现产能释放与创作提升仍然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期待更多的精彩原创故事,在经过高新技术的加持融合后,为合家欢观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杨俊蕾,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