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家居 > 家居新闻 > 正文

全球家电巨头:扎根中国造福市场

全球家电巨头:扎根中国造福市场
2018-11-13 17:51:04 来源:人民网

“今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头,举办这样一次展会,我认为是中国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鼓励自由贸易的信号,这也是它(进博会)的独特意义。”在中国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博西家用电器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盖尔克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说,博西家用电器集团旗下主要国际品牌之一的博世家电也参加了此次进博会。

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为全球各地的众多企业提供了展示潮流新品和前沿科技的平台,其中,来自欧洲、日本、韩国的众多家电企业均携最新产品亮相上海。

在进博会期间,家电品牌博世、林内和德龙接受了包括《国际金融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这三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它们是中国家电行业变革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带着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满腔热情来到进博会,对于未来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它们更是表达出深度参与的期待。

加快本土化

进博会官网显示,2016年,中国家电及电子产品进口金额达4128.88亿美元。中国消费电子与家电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定制化的趋势,国际上的高端家电企业所推出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青睐。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德龙集团在全球的发展中,中国市场生意所占比例约为5%,德龙在中国42个大中城市有52个授权售后服务站点;博世家电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在30多个省级行政区600多个城市建立起销售和服务网络;近三年来,中国市场一直是林内除日本市场以外销售额最高、增长最快的市场。

除了将高端产品引进中国,这三家企业在中国不断发展、扎根,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对产品进行本土化设计,甚至将生产线搬至中国。

博西家用电器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欧腾博表示:“我们会先拿一个产品的雏形过来,然后结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把它进一步完善,研发出更好的产品,所以,我们在中国更像是一家中国的公司,且有着国际视野。”

林内则秉持着“当地建厂、当地销售”的原则,按照日本林内的标准在上海建造了生产线,对出厂产品的品质标准也按照日本林内标准来要求,以保证日本和上海生产的产品品质完全一致。

林内不仅在中国建造了生产线,在品牌营销方面也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今年林内在热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进行了广告植入,上海林内有限公司营业本部营销与商品企划部部长俞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节目赞助给企业品牌知名度带来了一定的提升,与湖南卫视进行综艺节目赞助合作后,有不少消费者到店里就是希望购买《向往的生活》同款热水器。

中国消费者的热情让这些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日本林内株式会社海外事业本部第二营业部次长田中芳和称,与部分发达国家萎靡的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可以说充满了魅力和期待。

“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德龙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宗延平向记者表示,随着进博会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小众产品正在走进大众视野,德龙集团也不例外,我们希望通过进博会,将集团优秀的品牌介绍给更多大众,让中国的消费者真正体验消费升级、优质品牌带来的乐趣。

更适应中国消费者

在进博会上,人工智能这个关键词出现在各大展区和众多企业中,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家里出现了智能家电,国际家电企业也将对智能生活的未来构想带到了进博会的舞台上。

德龙集团在进博会中带来了能用手机APP操控的全自动咖啡机产品。宗延平表示,智能互联、全屋互联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特别是在家电行业,这是未来趋势。德龙集团早在十多年前就进入了这一研究领域,但德龙产品所倡导的智能,并不是单纯的指用APP控制机器,而是让操控可能性延展,更精细,可选择性更多。

博世家电展示了包括冰箱、烤箱等搭载“家居互联”技术的全套产品,现场呈现从备餐、烹饪到餐后清洁的整体厨房解决方案。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家居互联”可连接博世家电的全品类家电,融合不同功能和服务,用户只需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端通过APP简单操作,即可轻松操控家电,享受各类数字化服务。

林内同样在多年前开始对智能产品进行尝试,目前林内已经开始在灶具、采暖系统和热水器三大产品系列中植入产品的智能化功能。

此次进博会所展示出的科技产品与智能技术,不仅让这些国际家电企业感受到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向往,也能够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对智能产品的接受程度,从而调整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林内表示,通过此次进博会提供的平台,对当前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诉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发现中国一二线市场的整体消费水平和观念都在往高端方向发展,同时三四线城市也因为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在逐渐提高,激活了市场购买力。

博世家电则通过对比中德两国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态度,在中国和欧洲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构建家居互联生态系统。欧腾博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德国,他们更多由产品向服务端去推进整体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在中国,则更多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去推进产品,这是两个相反的推进过程。

(责任编辑:王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