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及67街坊(东块)征收基地里一片沸腾,第二轮签约征询的首日签约率达到97.92%,老居民终于圆了“新居梦”。
居住条件改善的背后是上海市对“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践行。30年的旧改之路,上海市迎难而上,不断推进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工作,统筹旧里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走出超大城市旧改的新路子。截至目前,上海市共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超过3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30万户。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家住黄浦区80岁的张增辉坐在床边,看着儿子帮自己打包行李,幸福洋溢在他的脸上。
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张增辉一家人一住就是30多年,最多的时候挤过四口人:半空中搭个阁楼,下面睡着老两口,上面睡着两个儿子。房间外的角落支个灶头便是厨房,手拎马桶用了快半辈子。“这是期盼已久的大喜事。”
永年路120号的王美红一家也非常开心。一家人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厢房里已有几十年。“最怕下雨,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王美红说,家里的墙纸因为受潮贴了烂、烂了再贴,都不知道来来回回折腾了多少次。“从小盼到大,现在终于赶上了旧改的‘末班车’。”
在黄浦区,一边高楼大厦林立,一边老旧房屋密集,一直以来,黄浦区的“二元结构”矛盾凸显,完成旧改是几代黄浦人的夙愿。
“旧改是黄浦区最大的民生,再难也要想办法。”黄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浦区作为上海市旧改面积占比50%的区域,始终将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二元结构”矛盾也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机制创新提速改造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回望30年的旧改之路,每一次提速换挡,都离不开“创新”。
为顺利推动旧改,上海市通过制度改革创新,完善旧改推进机制,做到市、区、街镇职责分工明确,健全了项目平衡机制,通过全流程分工细化、市场途径资金筹措机制,实施公众参与两轮征询等措施,推进改造提速。
上海市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阶段给予新的政策支持。为解决区级政府前期审批、资金、土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难题,上海市建立健全市区、政企的协调机制,比如,区旧改办把旧改中的难题提交给市旧改办,市旧改办通过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平台对接平台机制的建立,有力促进了市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与区级政府的直接对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8年,上海市出台了“阳光征收”政策,带来了喜人变化。“在过去的改造中,老百姓‘早走吃亏、晚走实惠’的心理死结一直都有。基层党组织所作的大量工作让这一死结得以消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现在,上海市的改造工作实行两轮征询,第一轮是愿不愿意改,第二轮是签约征询,即居民是否同意改造方案。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以前征询过90%不容易,现在超过95%十分普遍,高票通过的背后不仅是政策支持、资源叠加,更重要的是党建引领,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上海市的旧改思路在碰撞中不断演进成熟,将保护城市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让历史风貌保护与旧改实现“双赢”。
居住是最大的民生,但上海市并非简单地一拆了之。石库门里弄住宅、骑楼老街、老城厢……这些特色建筑作为珍贵的文化记忆,见证着上海市百年来的变迁。
上海市的改造过程经历过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以“大动迁”和“大拆迁”为主,新一轮则转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
2017年,上海市出台《关于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遵循“规划引领、严格保护、区域统筹、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按照整体保护的理念,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工作。
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的静安区张园汇聚了28种建筑风格。2019年,上海市采取保护性征收改造模式,张园成为实施保护性征收改造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
“家里能有独立的马桶和洗手盆是我们几十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回迁至改造后的石库门老弄堂余庆坊后,刘欣福老人很是感慨。虹口区余庆坊建于1923年,是典型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居民一直过着厨房合用的生活,每到下大雨,三楼居民的家中就下起了小雨。
“争取年底前把余庆坊的厨房合用问题解决。”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说道。余庆坊工程修缮将还原历史式样、定制年份铭牌,街道改造两侧立柱、更换铁门,并对沿街店铺招牌进行更新,进一步恢复旧式的里弄风貌。
在政策推动下,如今上海市在旧改中不断保护风貌、传承文化,各区也纷纷行动。静安区聚焦安康苑、东斯文里等旧改征收地块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做好文物单位与历史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整体有机融合;黄浦区从“大刀阔斧征收、用心用力保护、精雕细琢规划”入手,尊重和善待老建筑;虹口区在“留”的基础上做好“修”和“用”,将城市文化、历史底蕴嵌入焕新后的城市空间,让街区“有机生长”,更富活力与温情。
标签: 上海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