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池,池中有水,水中有鱼。在信阳市息县县城南4公里处,新出现的一处名为“山中天池”的旅游景点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漫步在青山绿水间,天池里碧波荡漾,亲水栈道上人来人往,绿树成林的山脊倒映在水中,一种别样的美丽画卷扑面而来。
“天池”位于息县濮公山管理区。曾几何时,曾被苏东坡誉为“东南第一峰”濮公山,其山石属灰岩矿,所产“息石灰”是息县“三大宝”之一,曾成就了当地水泥加工的支柱产业。这座藏金埋银之地,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而经历了几十年的掠夺式开采,山体和林地遭到破坏,不仅吃掉了祖先和子孙后代的财富,而且产生的祸害和隐患层出不穷,带来的利益矛盾、环境矛盾、生态矛盾、安全矛盾等一系列矛盾,更是使这里纠纷迭起,争斗频发。当地群众用“吃饭盖住碗,睡觉蒙着脸,一年吃掉一块预制板”来形容自己的生存环境。随着矿山资源日益枯竭,矿区寸草不生,成了息县人的“生态伤疤”。
“以前不敢出屋。树上都是白灰,洗完的衣服都晾晒不了,不少村民不得不整天关门在家呆着。”村民彭国义说。
一边是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高依赖,一边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答题。息县没有选择的。此次矿产整顿,给息县经济带来的将是断崖式损失。痛定思痛,唯有壮士断腕,背水一战!不讲理由,不找借口,从2012年开始,果断关闭水泥和石子开发等企业。
“矿区内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家矿主,矿权设置久远,利益多元,一个坑口的年利润涉及几十万、上百万,财路被切断,企业难接受。开始关闭后有夜里把矿区堵上的坑口扒开的,有玩“失联”的,有硬挺着不干的。”管理区宣统委员姚洋飞说。
使出硬手腕,打出温情牌,通过一系列宣传引导工作,矿主逐渐从“不想治、被动治”转变为“必须治、按样治、主动治”,承担起植被恢复的主体工作。随后,聚力将其打造为矿山公园,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得到快速修复,周边村民也被安置进堪比城市社区的园林小区。 在濮公山转型发展中,息县自然资源部门积极介入,把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投资1.15亿元,整治土地2.1万亩,并对生态环境、矿山修复、空心村、人居环境改善、景观建设、河道治理等进行了综合整治。
在濮公山管理区无论是遇到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提起这些转型发展遇到的困难,大家都如数家珍,谈到那段岁月,无不充满激情,每个人都有一串故事要讲。
如今,濮公山绿树成荫、层峦叠嶂、亭台楼榭、水流潺潺,依据其独特的矿山地理环境,建成了时光隧道、银杏走廊等多处观景项目。
濮公山人变魔术一般,短短两年时间,花园一样美丽的清华园安居工程建成了。小区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如茵,别有一番韵致。这里正是他们新家园——清华园安居工程小区。840套16万平方米的住房的44幢新建的楼房一眼望去蔚为壮观。8公里的环山公路、1.4公里的濮公山大道通车了,投资2000万元的中心校和幼儿园投入使用了,县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落户了,曾经“门前冷落车马稀”的中渡店人气儿又旺了。
昔日开采喧嚣远去,矿山安静了,如今又“热闹”了,恢复了它本来的模样。
青山无言,流水无声,但透过眼前的繁茂葳蕤,我们分明看到了他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感受到了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勇气。
濮公山管理区党工委书记李勇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绿水青山,这背后即是一系列组合拳,又是一种践行‘两山’理论的坚强的意志。” (息县县委宣传部 赵国民 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