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新华网“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科协大讲坛管理办公室共同承办的“解读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活动在沪启幕。活动期间,四川大学教授俞德超接受采访,解读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发展历程。
新华网: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的靶向药物发展情况如何?
俞德超:肿瘤治疗是由早年起步的化疗、化学药物发展为上个世纪90年代和这个世纪初靶向治疗。根据肿瘤基因表达的情况设计的小分子药,使肿瘤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2013年,肿瘤免疫治疗慢慢成为世界上肿瘤治疗的主流方法,目前全球上市的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八个品种。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也很快,现在已经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了四个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品种。
新华网:您提到的这四个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品种主要针对哪类肿瘤?
俞德超:现在这四个品种都叫做肿瘤节点蛋白抑制剂,靶向是PD-1,但它们是广谱的,对于不同肿瘤可能都有治疗效果。临床研究都是根据某一个适应症,某一个肿瘤去观察这个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申报的是淋巴瘤和皮肤癌、黑色素瘤,同时引申到各种瘤,包括肝癌、肺癌等比较普遍的几大类肿瘤。
新华网: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相比,靶向治疗的药物有何不同?
俞德超:靶向药物的效果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变化是很大的。抗肿瘤药物的第一代是化疗,化疗作用机理是基于一些肿瘤的发生、生长、分裂的程度。但患者在化疗以后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掉头发,进食困难等,会对病人的整个免疫系统产生很大影响。
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靶向治疗,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但其针对的靶点和肿瘤细胞经过一段时间会产生抗药性,因此一般治疗一段时间后药的作用会失效。免疫治疗是最新的一类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通过人体免疫系统本身能够防御或者杀死肿瘤的肌体免疫来治疗肿瘤,而不是直接接触肿瘤。
新华网:对于肿瘤患者,免疫治疗药物需要服用一段时间还是终生服用?
俞德超:一类肿瘤当中一定比例的病人是能够通过免疫治疗被治愈的,他们可以长期存活,但这个治愈并不意味着体内的的肿瘤没有了。可能这个时候肿瘤对病人而言会变成一种慢性病,所以不一定服药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痊愈。通过药物控制疾病的进展,就像控制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这应该是医学领域对肿瘤疾病的一种理想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