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吃喝玩乐 > 消费 > 正文

禹州大工匠制出中国首根“鲜粉条”,小粉条里彰显“匠心精神”

禹州大工匠制出中国首根“鲜粉条”,小粉条里彰显“匠心精神”
2021-01-04 18:43:25 来源:中华网河南

禹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洪荒初开,人类祖先便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黏土变钧瓷的文化之都、这里是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之墟,这里也是中国第一根“鲜粉条”的诞生之地。

以朱阁镇北郝庄村为圆心,以世界为半径。以“禹粉”为媒介,以引领乡亲致富为己任。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许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粉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盛田农业创始人孙继周,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谱唱着乡村振兴的进行曲,书写着“出彩河南人”的时代故事。

禹州大工匠制出中国首根“鲜粉条”,小粉条里彰显“匠心精神”

乾隆口中的“鱼翅”,凝结的是乡愁、不变的是匠心

12月16日,在禹州市朱阁镇北郝庄村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的“禹粉盛筵”餐厅里,盛田农业创始人孙继周将一片又糯又酥的“生煎素鱼翅”送入口中,然后酌一口高度的白酒。禹粉的香味夹杂着白酒的灼烈,孙继周醺然间向访客讲述着禹粉的前世今生,如同一个兴奋的孩童,分享着童年的秘密。

打从儿时起,制作粉条就成孙继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段记忆。他记得,以前只要邻近年关,禹州的十里八乡的很多村子都要忙碌起来。小时候他时常在灶台旁发呆,望着他的父辈们“邦、邦、邦……”地锤动漏瓢,一缕缕细长绵白的粉浆被抖进沸水,随后,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粉条被捞出铁锅。升腾的白色水蒸汽,漫过他家盛田粉坊的百年招牌。那时,整个颓败、贫瘠的村子,都弥漫着红薯粉的香气、冒着希望的热气。

所以这些密密层叠的红薯粉条,对孙继周而言,对禹州人而言,不仅是味蕾里的家乡风味,还是乡土间的文化印记,更是记忆中的乡思乡愁。

禹州大工匠制出中国首根“鲜粉条”,小粉条里彰显“匠心精神”

如今禹粉产业的盛景,是少年时代的他,怎么也想象不到的。

1983年秋,17岁的孙继周终于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成为一名海军战士。1989年,荣获“优秀士兵”称号的孙继周光荣退役后,回到禹州市。回到地方后,他发现在部队学到的许多技术在地方用不上,就主动求知,无数次挑灯夜读,最终以成人高考的方式考入了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1993年,孙继周毕业后,主动返回家乡,从禹州市郭连镇一名普通乡村干部做起,与农民打成一片。看准了当地粉条生产的优势,孙继周很早从事收粉条买粉条的营生,日复一日的走村串巷,让他看到了禹州粉条悠远的历史与强大的生命力、也让他看到了禹州粉条工艺需要革新、人才面临断层的窘境。

随着打工潮的来临和快餐文化的兴起的,传统食品渐被遗忘、传统工艺面临失传,如何让禹粉走出禹州?如何让老手艺人活得体面?如何让传统粉条焕发新的光彩。

有人说,人一生兜兜转转,步履所往,不过是心之所向。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了。于是2006年,孙继周开启了“二次创业”历程,以红薯粉条加工为重点,创建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

孙继周没想到,那时自己的这一决定,不仅为自己找到了可以奉献一生的事业,也让禹州粉条,迎来了蝶变的新时代。

禹州大工匠制出中国首根“鲜粉条”,小粉条里彰显“匠心精神”

做出中国第一根鲜粉条 老孙让传统薯粉“七十二变”

“百年粉坊的招牌不能砸,自己爹娘能吃的粉条才敢端出来呈现给消费者。”这是他创业之时,不断想到的一句话。

自1916年,禹县人孙金泉在顺店开了家盛田百年粉坊,这块金字招牌已经在中原大地上屹立了一个多世纪。1985年10月,第三代传承人、孙继周的父亲孙贯三在原址重建盛田百年粉坊,并对传统手工原浆粉条制作技艺进行革新。1996年7月,盛田百年粉坊搬迁至禹州朱阁。

孙继周从父亲手中接过来高超的制粉技艺,也接下盛田百年粉坊的烫金招牌。2006年,孙继周创办盛田农业公司后,瞄准红薯“三粉”产业链,全身心地投入农业劳动实践,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使盛田农业公司成长为集红薯“三粉”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服务化企业,产品主要有名、优、特、新等特征。

在孙继周的带领下,盛田农业由5位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研发新产品。禹州粉条开始了“七十二变”:从红薯粉条到蔬菜粉条、杂粮粉条、养生粉条等新品类,从传统粉条到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粉条豆腐菜等新形态,从简陋作坊到自动化智能生产车间、儿童孕妇可食的无明矾粉条。

另外,他和博士研发团队在遵循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研发的“鲜粉”,不需要发泡,放入滚烫开水中,1分钟即可食用,且口感细腻、滑爽、筋道。据孙继周介绍,盛田“鲜粉”是中国第一根鲜粉条,它的出现,打破了该工艺此前一直被日本垄断的现状。2018年12月,盛田百年粉坊被河南省商务厅授予第五批“河南老字号”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其产品已打入海底捞、小天鹅、小日子、百年老妈、朝天门等知名火锅企业,并进入永辉、胖东来等知名商超。产品还出口到美国、英国、韩国等地,实现了禹州农产品走出国门的零突破。当地居民常对外人打趣道:“你可能没来过禹州,不了解盛田,但你一定呲溜过我们的粉。”

禹州大工匠制出中国首根“鲜粉条”,小粉条里彰显“匠心精神”

“小粉条”写出乡村振兴“大文章”,田园综合体初具规模

禹州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赏心悦目,禹州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灵”的中药强身健体,而现在,禹州又凭着抚慰味蕾的粉条,“火出了圈”。

让红薯成为时代食用的新宠,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厨房餐桌,让劳动经营者增加含金量,让农民兄弟的汗水变成财富,真正实现“土里刨金”。凭着初心和十几年的坚持,孙继周终于在小粉条里写出了乡村振兴大文章。

一个“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盛田农业的推动下在禹州朱阁镇悄然兴起。盛田农业旗下的粉条、焖子、小菜、腐竹、水果、馒头六个分公司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藏加工、统一品牌销售,农民有了想不到、不曾有的收益,种田的积极调动了起来,纷纷承包土地,扩大种植面积。

孙继周将他能搜集到的所有与禹粉有关炊具、照片、文字资料,建成了一座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600多年的禹粉历史,在这里沉淀、展示、并焕发着新生命。他更希望,这座博物馆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禹粉文化、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

在故郡康城的遗址下聆听“素魚翅”的故事,在禹粉博物馆的展览馆中感受制粉工艺,在农业生态园里体验采摘乐趣……在盛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一个大型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格局已初步建成。

“用匠心复兴传统、靠科技复兴传统”,阳光照耀着中原大地,孙继周望向远方。身旁自动化生产机械不断发出嗡鸣,如同,乡村振兴激昂的进行曲。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