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西峡农商银行把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多维发力,打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组合拳”,营造健康有序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教育培训”多维渗透。按需施教,集中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并通过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结合自身工作岗位、日常工作实际认真解读,提升自身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能力与水平。
“宣传服务”多点发力。在做好网点固定宣传服务同时,持续不断地做好进村入户流动宣传。同时通过网站、微信、电视、广播等渠道,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题宣传。在活动组织上,持续举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金融知识进万家等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形式上,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宣传片、实地讲解等客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升客户群众的维权意识,丰富客户的金融知识,筑牢客户的思想防线。
“互动协防”重拳出击。与公安、银监、人行、司法部门建立互动联通机制,主动为公安、司法部门提供金融犯罪的线索和信息,配合公安、司法部门开展各类案件的查办工作,协助银监、人行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同时按照公安、司法、银监、人行部门的职责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性地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类宣传活动,对辖区金融犯罪信息及时收集、及时汇报、及时总结,形成农商银行与公安、司法、银监、人行部门的互动协防工作机制。
“平台对接”多方联动。一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实现农商银行、公安、司法、银监、人行各类监控平台的广泛对接,同时面向客户群众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服务平台,实现客户监督检查服务平台与农商银行、公安、司法、银监、人行各类监控平台的信息共享,形成多方出击、联合打击的态势。二是在各部室之间、各营业网点之间、各柜台岗位之间开展互查工作,对各项业务的办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各类机具设施的管理和检查进行风险大排查,全面揭示风险隐患和处置风险。三是面向客户群众设立举报箱、服务热线、举报电话,鼓励广大客户群众勇于揭发身边的金融犯罪现象,并对收到的客户信息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处置,将金融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杜明 尚磊 赵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