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农商银行按照“党管金融”要求,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以案促改”和“廉政建设”始终,通过探索实践“穿透式”监督执纪模式,使监督执纪工作从以前的“单一片段”和“分散条线”拓展为“系列循环”和“整合贯穿”,实现了层层压茬、关口前移、力量递增的“穿透”,有效履行了党委、纪委党风廉政主体和监督责任,识别、控制和化解了廉政风险,为“党管金融”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
层层压茬,实现监督执纪由分散条线到整合贯穿穿透。一是推进廉政风险主体责任落实。将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层压实,逐层加力。西峡农商银行党委发挥“加压泵”的作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从一把手、班子成员到各部门负责人都将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作为各级主体的监督本责予以明确固化和签字背书,纪委对落实情况予以监督。二是建立“大监督”体系,实现监督资源整合和功能强化。西峡农商银行党委强化了“党风廉政联席会议”的作用,每季召开会议,由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汇报党委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履行情况,通报发现的问题和线索信息。同时,建立党支部纪检委员队伍。在机关党小组和基层党支部中选择政治素质高、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党员作纪检委员,制定了责任清单,重点明确其廉政风险防控“前置端”和“探雷器”的作用。行党委将广泛收集的廉政风险信息录入数据库,进行分类分析,梳理成线索信息和一般风险信息两类,分类处理,优先处置高风险。三是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的运用,实现风险防控的抓早抓小。该行党委明确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从廉政风险及时识别、处理和化解入手,抓早抓小、抓细抓常,充分发挥好党委、纪委监督执纪作用。
关口前移,实现监督执纪由单一片段到系列循环穿透。一是加强对“八小时内”岗位风险防控,针对重点监督领域开展持续的“穿透式”监督。为加强对资金使用重点监督领域的监督,该行建立以监察、内审、会计、信贷等部门为主的联合监督检查组,持续加强财务费用管理、资金使用、信贷管理监督检查,检查频率从年度逐步增加到半年和季度,做到对专一领域反复检查、持续监督、一杆到底。从效果上看,在连续正向强化的作用下,通过查通、查透,使以前反复出现的“顽固性问题”在数量上逐渐减少、风险等级上逐渐降低,为“以案促改”最终目标夯实了基础。二是加强对“八小时外”廉政风险防控,建立“三网一账”。第一,建立家庭助廉监督网。通过发放和签订《家庭助廉责任书》、发放家属助廉公开信等形式,发挥了家庭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建立异常行为监控网。制定下发《西峡农商银行加强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印制“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承诺书”,组织全辖在职干部员工逐岗逐人签订,实现全覆盖无遗漏。通过制定《关于严格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等事宜的纪律规定》,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重点领域进行了强化监督,建立严格的事前报告和事后报备制度。第三,建立社会监督互联网。该行党委与县纪委、公安、检察院、法院等纪检和司法机关建立合作机制,为其在调查、办案中建立相关信息查询机制,得到有关单位对农商银行化解廉政风险,尤其是案件风险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协助调查、提供信息、争取时间在案发前进行风险割除。第四,建立“廉政风险人员管控台账”,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监督、信贷管理、人力资源部门开展专项排查,对全辖存在风险的人员建立台账,依照风险严重等级开展分类处理,通过辞退、辞职等方式事前阻断了案件风险,其余人员按照监督执纪要求,实现了风险控制与逐步化解。
力量递增,实现监督执纪由被动转变到互为共促穿透。由于在以往的监督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对抗博弈,不仅造成被监督者“屡查屡犯”的痼疾,而且在考核投票中的低票给监督者带来心理压力,逐渐形成不敢监督和不想监督的为难情绪。通过持续开展“穿透式”监督执纪问责,将严重廉政风险问题连根拔起,树立了正气。通过开展员工违规积分管理,算好“人生七本账”,逐步扭转了干部职工对廉政风险防控的认识和态度,从以前的不愿被监督,到自觉接受教育监督。同时,最大的变化是部门负责人和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落实,将廉政风险防控监督责任真正地放在心上、挑在肩上、握在手上,从以前的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转变为真抓真管、红脸出汗,实现了廉政风险防控关口的前移。
通过“穿透式”监督执纪模式,既凝聚了监督执纪的力量、又拓展了监督的宽度与深度,突破了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的隔阂和制度障碍,使廉政风险的防控责任从上到下、层层压实、关口前移、力量递增,使党委、纪委成为监督执纪问责问效的桥头堡,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和履职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了员工行为和行业服务双规范。(袁敬涛 赵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