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贷”是每一个农民的梦想,也是农村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的必然要求,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金融支撑。但由于农村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农民贷款“难、贵、慢”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人可贷”只能停留在梦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持,影响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共同富裕。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充沛、潜能巨大,信贷创新发展前景广阔,农村金融机构要勇于创新,打破农民贷款“难、贵、慢”魔咒。具体来说,就是实施“三化”创新,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实现“人人可贷”“银行愿贷”,助力农民创业创收。
土地资产化创新。农村金融机构要尝试破除土地使用权抵押禁区,将固定在土地上的资产“启封”,发挥农村现有大宗财产的融资功能,真正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从保障功能向财产功能、金融功能的延伸转变。同时,要注重盘活农户家庭资产,把房产、林权、大型农机具,以及经济合作社股权等权利类资产、动植物等纳入融资增信体系,实现有形资产充分量化,量身定做土地、农房、林权等抵押贷款产品,使农民手中的死资产变成“活资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信用资产化创新。信用资产化是指企业或个人以信用为基础向他人贷款,或者赊销商品、提供劳务时所形成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信用是商业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信用价值化、资产化是大势所趋。个人信用通过评分、评级等量化评估方式予以区分,就创造出价值,不同的信用等级具有不同的价值。对个人而言,信用资产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银行信贷额度,特别是无抵押信用贷款额度,比如信用卡、信用贷额度。农村金融机构要把信用资产化创新作为抓手,以“整村授信”为突破口,与乡镇、村组联合开展信用乡(镇)、村、户创建活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出台村民家庭和个人信用综合评价方案,将村民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与信用等级挂钩,创新开发以“信用”为底色的信用产品,对信用户和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授信、利率等方面按照信用等级给与相应的利率优惠和便利,全方位满足信用农户和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理贷款需求,发挥信用引导信贷资金配置的正向激励作用,助推乡村振兴。
文明资产化创新。文明不单纯是一个概念,是个体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农村金融机构要把金融产品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和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和业务工作中,融入到产品创新中,创新开发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特色的纯信用信贷产品,如家风家教良好和获得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党员家庭等各类荣誉的农户,创新相应的信贷产品,将“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融资,为优秀群体打通贷款通道,让德者有“得”,通过正面激励,吸引更多人向社会优秀群体看齐,引导农民重视家风家教,也使金融充分融入当地社会治理,实现“文明和融资”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杜明 李镇 罗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