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位于城乡结合部,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员额法官3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2名。法庭管辖汉城、汉华两个街道以及城郊、上港两个乡,辖区人口28万人,年均受理案件800件左右。
近年来,该庭坚持以“五庭”建设为抓手,公正司法,开拓创新,妥善审结了一大批疑难复杂案件,为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庭先后被授予“全市优秀法庭”,“新野县十佳政法单位”等荣誉称号,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着力打造人文法庭
深入推进法庭文化建设,以精神引领促发展,发挥法文化的熏陶、激励作用,精心设计法庭文化长廊,搭起法院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形成文化气息浓厚、彰显法庭特色的文化阵地。
“法官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醒目的牌匾让当事人感受到了重重暖意,也感受到了法官的良苦用心。正是在这样的法治文化氛围下,一起又一起的矛盾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得到了妥善解决。除此之外,该庭还在审判庭、办公楼各楼道间、党员活动室、干警食堂悬挂为官、做人、廉政、处事、交友等名言警句、励志字幅及生动漫画,发挥廉政文化的辐射功能,提高干警拒腐防变的能力。
着力打造和谐法庭
基层法院受理的纠纷相当一部分是“斗气”所致,争议不大、标的额小,以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人身损害类案件居多,而且多发生在街坊邻里、亲朋好友之间。如果不能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疏导怨气,一场官司下来,往往就会落得个“亲人反目、朋友陌路”的结局。
面对琐碎的民间纠纷,城关法庭不断创新调解方式、方法。在提高调解技能上狠下功夫,先后探索出背对背调解法、亲情感化法、冷却调解法、换位思考调解法、特定关系人调解法、梯次调解法、多元联合调解法、求同存疑调解法、模糊界定调解法等十余种调解方法。
着力打造爱民法庭
该庭坚持落实便民措施,开展巡回审判,把法庭开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街道社区,发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对涉及赡养、抚养等需要从速办理的案件,尽快处理,避免案件久拖不决。以打造“规范型和服务型”法庭为目标,在法庭设立专门的当事人接待室、导诉室、调解室等,方便当事人和人民群众法律咨询。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实行上门立案,定期定点开展巡回办案,减轻群众诉累,方便群众诉讼。
开展普法宣传,把普法教育纳入法庭的日常工作,坚持到乡镇、村、社区、学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以案说法,解答群众的咨询,逐渐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将“不告不理”、“坐堂”问案的被动司法变为“出堂”办案,主动“巡诊”的能动司法,延伸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司法职能。
着力打造阳光法庭
全面推动司法公开工作,对各类案件的收费标准、当事人主要权利义务、举证须知、风险提示及审理程序在法庭的显要位置予以公示。
利用网络进行庭审直播,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庭审的方式,有效增强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增进社会各界对法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着力打造绿色法庭
结合法庭自身“独院”环境位置,利用工作之余在办公楼前面空地开辟了一亩多地的菜园,种上了无公害蔬菜,保证了干警小食堂的蔬菜供应。法庭另建起月季园一处,每当月季花开,姹紫嫣红,清香四溢。
积极倡导干警绿色办公,在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细节问题上做到勤俭节约,同时对法庭卫生划分责任区,做到一尘不染,让每一位干警以法庭为家,乐于扎根法庭。(杜明 郑娜 赵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