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学习成果转化落地,充分发挥“无访村”宝贵调解经验优势,打造人民调解工作品牌,化解矛盾纠纷,把诉源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助力乡村振兴,5月12日,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白云及荆关镇党委书记马翔、淅川法院审委会专委王平、寺湾镇镇长梁峰、荆关镇镇长胡恒理、省人大代表魏周娥一行到荆关法庭为石先杰调解工作室揭牌,并向石先杰同志颁发特邀调解员聘书。
荆关法庭辖荆关、寺湾、西簧3个乡镇,石先杰同志作为县人大代表、寺湾镇黄楝树村支部书记,多年来用心用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使黄楝树村成为二十余年的“无访村”。淅川法院在前期组织民事审判法官及乡镇法庭庭长到黄楝树村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座谈会的基础上,经过准备酝酿,最终设立了以石先杰同志个人姓名命名的调解工作室。
此次在荆关法庭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是传统调解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也是基层调解组织触角的有效延伸,对于增强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影响力,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院长白云强调,各人民法庭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借鉴石先杰同志的优秀经验,打造法庭特色亮点,讲好法庭故事,努力打造出“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工作品牌,不断推动淅川法院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梳理婚姻家事、交通事故、民间借贷纠纷等不同类型案件的办理情况,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反映基层治理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针对矛盾特点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在做好诉源治理工作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辖区经济发展。
会后,白云一行还到丹江库区水源地上游,围绕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杜明 张长海 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