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分散收集、集中储存利用’‘自行消纳、种养循环利用’‘市场运作、托管服务’三种模式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内乡模式’的精髓,既提高了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闭环利用能力,又实现了生态文明与绿色畜牧同频共振,目前,内乡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9.8%,规模养殖场配套率达到100%。”内乡县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朝坚定有力的说。
内乡县马山口镇畜禽粪污收储中心
2024年以来,内乡县畜牧业绿色发展工作受到上级高度关注,全国畜牧总站、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南阳市政协等中央省市部门先后到内乡密集调研畜牧产业绿色发展工作,对内乡县采取的“三抓三推”举措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全国畜牧总站调研组实地调查内乡县畜牧业绿色发展工作
抓科学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在生猪生产上,通过抓规模养殖促集约化、智能化转型,大力支持牧原集团发展,建成了年出栏生猪达210万头牧原肉食综合体,建立起国际领先的从粮食收购、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到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粮进肉出、肉食品产业产销一体化;引导规模养殖场清洁生产,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县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8%,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达27家,牧原生猪出栏全国第一。在牛羊发展上,通过抓大场大户促示范带动,以河南省肉牛大县培育县为契机,先后争取各类资金2000万元,支持肉牛发展,全县新发展肉牛场7个,新增肉牛3500头。建成了南阳市最大的年出栏达4000只的宏牧良种肉羊有限公司,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在家禽发展上,通过抓标准化生产促产业升级,建成了年存栏18万只的天健牧业蛋鸡场和年出栏45万只的肉鸡产业园。全县场规模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内乡县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一角
抓示范引领,推进种养结合。内乡县创新探索出三种种养结合模式:规模以下养殖户分散收集、集中储存利用模式、中小规模养殖场自行消纳、种养循环利用模式、大型规模养殖场市场运作、托管服务模式。规模以下养殖户已建成15个乡镇粪污收储利用中心,布局27个收储点,收储容积13800立方米,实现对1400余个农村小散户畜禽粪污全收集、全利用,可辐射农田1.92万亩。中小规模养殖场已有120家养殖场按照“一户一策、以畜定养、种养结合”的思路,进行种养循环防治模式。大型规模养殖场主要指牧原公司全托管服务模式,通过第三方公司在高标准农田集中区域铺设沼液输送管网和智能化喷灌设施,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科学化实施粪肥还田,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目前,内乡县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已完成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以高效农业产业园已建成不同类型的大棚223个,占地3000余亩。智能化种养循环示范区可将土壤、粪肥质量实时监测判断、液态粪肥与清水自动化调控,实施数字化施肥管理。实现了农业种植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保障粮食、经济作物增产增收。
内乡县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
抓机制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内乡县创新畜牧业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将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纳入年度考核,建立督导、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制度,对环境污染防治实行月排名、月通报,逐级压实责任,倒逼产业转型。创新源头治理机制: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有序推进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创新督查推进机制:将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生态畜牧业示范创建、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关闭搬迁等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通过媒体公开承诺,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了乡镇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规模场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营造了“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内乡县98.2%以上的生猪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工厂养殖,生猪饲料生产能力达到158万吨,牧原公司在内乡的猪场已实现智能化养殖;80%以上蛋鸡、肉鸡生产和30%以上的牛羊生产实现机械化、标准化生产。2023年内乡县出栏生猪295.7万头,生猪综合评定全省第一。探索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内乡模式”写入2023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向全省推广,受到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保部的充分肯定!绿色、生态、清洁、循环畜牧业已经成为内乡金色名片。(供稿:周君晓 张定安)
标签: 河南内乡 三抓三推 赋能畜牧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