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坪乡位于内乡县东北部,占地面积350平方公里,17000余人。支柱产业以林果花卉香菇种植为主。一直以来,该乡香菇种植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长期处于群众自发生产,小打小闹,零散种植的状态。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重压力之下,七里坪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抓住内乡县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机遇,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支部+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在8个村筹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并计划投建保鲜库。精细化、集约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搭上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快车,实现了脱贫转型,富民强乡。
党建发力找准发展路子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选准方向、定准路子,产业发展才能水到渠成。
七里坪乡位处深山,虽然有优越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自然条件,但规模化程度不高,种养成本大,对比临县西峡县一袋香菇净收益6元,七里坪乡一袋香菇净收益仅有2.5元,单位产值偏低,群众增收致富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形,七里坪乡党委政府一方面对村里现有食用菌种植农户进行摸底调查,找准当前村食用菌种植现状,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外出取经,开拓发展思路。党委副书记谢红峰组织带领各村支书、种植大户到湖北随州、临县西峡参观学习食用菌种植的先进经验,详细了解发展模式、技术手段以及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通过观摩学习,乡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结合实际,七里坪乡从抓党建开始,建立农业经济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基地带动、示范引领、效益推动的新路子。建强村党组织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动示范作用,利用山高低温的优势,通过食用菌种植基地,食用菌产业逐步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化、品质化、高效化转变。
紧抓机遇壮大产业规模
人不自强万事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坐井观天,原地踏步只会故步自封,甚至“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远远地被时代抛却身后。“干!”要复工复产、要群众增收、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七里坪乡党委政府紧抓县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配套建设食用菌基地的有利政策,积极投建食用菌基地。一方面积极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入手,压责任、交任务,向群众大力宣传食用菌集约化种植的优势,给群众做工作统一入驻到香菇基地种植。同时走访遍查,为香菇基地安家选址。疫情期间,交通不便,为确保不误农时,乡村干部山东联系调运麸子,陕西联系调运木屑,西峡联系购买菌种,成为了群众增收增产、发展产业的“主心骨”。目前七里坪乡8个村新建标准化生产棚近600座,在原有800万袋种植的基础上发展至1400万袋。
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发展大计。遮阴、通风、水源、通行,七里坪乡统筹考虑了多方面因素,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短视、不糊弄,高标准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群众纷纷踊跃入驻。香菇棚按年收费,一个棚一年收取租金600元,不仅让群众脱贫致富有后劲儿,也有力的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突破瓶颈拉长产业链条
常年以来,该乡的食用菌买卖主要是靠卖干菇。虽然价格高,但收益周期长。针对这一问题,乡党委政府从提升技术和筹建保鲜库入手,让香菇生产从“产的多”向“卖得好”转变。充分利用村“图书阅览室”,打造“农民科技书屋”,聘请南阳农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农业专家到村授课,科技兴菌,努力提高单位收益,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下一步,该乡将着手从商标、标识上入手,以优质品质叫响食用菌品牌。
危而思变才能勇立潮头,富而思进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分散管理到相对集中,从小打小闹到规模生产,从一家一户到合作社牵头生产,自无序到有序,七里坪乡以党建为引领,以菇富农,推动了脱贫攻坚向着更深更实更细的方向迈进,实现了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杜明 靳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