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南阳 > 新闻 >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多局长”陈增喜 唱响中原大舞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多局长”陈增喜 唱响中原大舞台
2019-06-20 17:42:33 来源:南阳广播网

6月18日,在省直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宛城区科技局主任科员陈增喜用自身先进事迹,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进行了生动诠释。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陈增喜从扎根基层37年,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方面,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进行了生动诠释。陈增喜说,37年来,他觉得自己就做了一件事,用所学知识,帮农民吃饱饭、吃好饭、富起来:“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到桐柏县农科所搞水稻实验,引进300多个品系,筛选出来3个优良品种,在信阳、南阳地区推广近300万亩,增产6亿多斤。做好扶贫工作,在高庙乡邰庄村成立艾草合作社,无偿提供专利技术,带动农户种植艾草一年多就见了效益,贫困户跟着脱了贫。通过下乡服务我体会到跟农民打交道,愿不愿意是态度,服务好不好是本事,只有把根深深扎进土里,把身子实实在在扑下去,把心热乎乎的掏出来,农民才会把你当朋友,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

陈增喜朋友多,电话多,下乡多,人称“三多”局长。朋友多,是联系百姓多;电话多,是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多;下乡多,是调查研究多。一年365天,除了出差、开会,陈增喜至少有200多天都在田间地头为庄稼做诊断,为群众做指导。每次下乡,他都随身携带着“一张名片,两部手机,三件法宝”。陈增喜深知,农业发展要不断引进新技术,而农业技术员扎根农村,才有用武之地:“发名片发了十几万张,光打农民的热线电话用坏手机7、8个,帮农民解决疑难问题一万多桩。我经常下乡,一年365天200多天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下乡带着三件法宝:钢卷尺主要量作物长势和密度;小铁铲随时翻土看墒情;保鲜袋用来装作物标本,下雨天套在脚上还能当双胶鞋。”

据了解,此次报告会旨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陈增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攻坚克难的动力,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责担难担险,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虽然37年在农村,在农业第一线服务,但我是快乐的。我干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群众却把我抬得很高,我想通过我的演讲让基层党员、基层干部在田间地头,农民能看到党员干部,农民需要解决啥问题我们就解决啥问题。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搞农业科技工作,我的舞台就是在农村、在田间。(郭睿)

标签: 初心 陈增喜

(责任编辑: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