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民间则习称“打春”。春季万物复苏,打春牛预示农耕活动的开始,有规劝农事、鼓励春耕的含义。打春牛最早为官民共享的习俗,后逐渐演变成当地民众自发组织和参与的民俗活动。打春牛活动分为祭春、迎春、打春、闹春、送春等。立春前一日群众自发组织迎春队伍去先农坛祭拜春牛和芒神,并在附近田里耕地以祈丰年;立春日民众齐聚内乡县衙鞭打春牛,牛肚内五谷、干果纷纷落地,民众欢呼抢食,以期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有余;随后群众在县衙周边开始游街闹春,鼓乐、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等民间社火尽情表演;闹春后长辈给孩子佩戴春鸡,全家吃春饼咬春,亲朋互送春牛、“福”字剪纸,以迎接立春的到来。打春牛主要为社会传承,其中的仪式则通过师徒方式进行传承,当地民众自发参与并通过相关传说、故事、谚语、歌谣等进行相关知识和实践的传递。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是流行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世代传承的立春节气习俗,2016年,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构成项目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打春牛”习俗历史渊源
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打春牛”这一活动,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土牛,即泥土所制的牛。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据《内乡县志》记载:在打春前都要先制春牛。春牛为土制,具五方之色(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其各部位不同之色彩,取决于当年的干支和立春日的干支。勾芒神牧童(司春之神,后多作耕牧之神祭祀)服饰的色彩、年纪、姿态,也据当年干支而定。这样春牛的各部之色也不会全同。每年六月由掌管天象、历法的朝廷官员钦天监预定次年春牛的造型、颜色、命名各府州县以式制作。其各部位尺寸也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象征意义。比如说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一年中色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芒神身高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手执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
汉代,打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打土牛,以示劝农。此时这种仪式已经固定下来,并传到了各郡县;唐代,打春牛活动相沿成习。唐以前,土牛、芒神(即句芒、司春之神)的颜色不太讲究,而到了唐代,则土牛、芒神的颜色则要“各随其方”,即一座城中,东西南北各造一土牛、芒神,其颜色必须与城门所在的方位相对应,即城东青色,城南赤色,城西白色,城北黑色;宋代,打春牛更加普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打春牛之风日益活跃,由宫廷、官署而遍及乡里,使打春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一诗生动地记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动;元代,蒙古政权受汉地风俗的影响,在宫廷中也有迎春牛、打春牛等活动。据《析津志辑佚·岁纪》记载,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报立春具体日期,并且移文宛平县或大兴县,准备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官员一同在大都齐政楼南迎接太岁神牛。立春当天清晨,“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中书省户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诸王、宰辅及各种中央官衙进送春牛;明代,《明会典》中明确规定了《有司鞭春仪》,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来,通过验占散病逐疫、祈求丰收、祈求吉利财旺以外,打春牛的习俗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认为打春牛之土一可以涂灶却虫蚁,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为吉;清代,打春牛活动蔚然成风。清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展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那轰轰烈烈的阵势,一点儿没有变。清末时期又改用纸牛,即以竹子为骨架,外糊以纸。
据民国《内乡县志》记载,“打春牛”的习俗延续到民国10年(公元1921年),不过这时的土牛已不是土制,而是纸糊的了。民国时期因体制变化官方略有停止,民间依然持续,主要由当地士绅和有威望的长者来组织开展,逐渐演变成为一项民俗文化活动,主要地点依然在原内乡县衙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获得较大恢复,当地民间依旧自发组织打春牛等迎春活动,后打春牛仪式虽有短暂的停止,但民间迎春活动依然持续。改革开放后,打春牛仪式重新恢复,相关迎春活动更加丰富。当前内乡县衙打春牛已经成为该县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打春牛”习俗程序
打春牛习俗分为祭春、迎春、打春、闹春、送春等。
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打开县署大门,将大堂东的迎春池盛满清水(最好是雨水),知县率众官吏卒身着公服,高擎仪仗和春字牌到城南先农坛,祭祀春牛和芒神。知县在春场扶犁耕地一垄,表示代御亲耕,劝民农桑,以迎春气而兆丰年。据说,知县扶犁亲耕所选用的耕牛和地块,为户主的一大荣幸,还可享受免去当年赋税的优惠待遇。
迎春队伍将土牛、芒神抬至大堂前迎春池旁安放。立春之日,县署仪门大开,对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蜡烛、猪、羊、白酒等祭品。百姓执彩旗,吹唢呐,积聚而来,知县面北而跪作三献酒,诵读祝文:“维神职司春令,德应苍龙,生意啖敷,品汇荫达。忝守是土,具礼迎新,戴仰神功,佑我黎庶。尚飨!”礼毕,众官手执彩杖,肃立春牛两旁,赞礼官唱:”长官击鼓!”知县三击鼓。赞礼官又唱:“鞭春(打春)!”众官吏绕牛三圈,知县将春牛击破。牛肚里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纷纷落地,众官吏与百姓欢呼抢食,以示五谷丰登,吉年有余。
随后众官吏与百姓出县衙开始游街闹春,大街小巷彩棚栉比,披红戴绿。鼓乐、狮子、旱船、高跷等民间杂耍奇玩尽兴表演,万家空巷,官民同乐,到处洋溢着吉庆欢快的气氛,将打春这一活动推向高潮。每年此时,城乡百姓齐聚、官民同乐,内乡县城内载歌载舞,闹春已成为内乡县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闹春后,知县率众官吏卒身着公服走街串巷,到乡绅家中送春。送春是知县将提前准备的小春牛、书写的福字等送到百姓家中,给小孩戴上春鸡。闹春后百姓家中长辈给孩子佩戴春鸡,全家吃春饼咬春,亲朋互送“福”字剪纸,以迎接立春的到来,互祝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心想事成,处处洋溢着欢声和笑语。打春牛习俗已作为当地民众广泛参与的民俗活动。
“打春牛”习俗延续原因及分布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自古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之说。其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总人口73万人。内乡县境地形呈南北条状,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山区群山峥嵘,东部平原一望无际,西南部丘陵连绵不绝。年平均气温摄氏15度,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228天,境内有大小河流40余条,水资源丰富。优越的气候、自然条件,使得当地农耕自古就较为发达,当前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内乡县境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气候特征,气候、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相契合,故当地生产生活安排习惯于根据节气变化进行。内乡长期以农耕为主,“一年之计在于春”,故当地百姓对春耕生产较为重视,讲求精耕细作以确保一年有好收成,这也是打春牛习俗在内乡得以延续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化渐渐衰落,而“打春牛”的活动也逐渐演变成为一项民俗文化活动,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内乡县衙1984年成立博物馆以来深挖打春牛民俗文化,根据史料记载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研讨论证,恢复大型民俗活动《打春牛》。目前已成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项关于打春的民俗文化活动。
打春牛民俗的核心文化空间为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内乡县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在封建社会,作为官、民共享的习俗,内乡打春牛活动主要由县衙进行组织,后随着时代的更迭,该习俗演变成一种民俗活动,但内乡县衙作为核心文化空间一直延续至今。内乡县城和各个乡镇及镇平、淅川、西峡、邓县一带作为集中区域,每年立春期间也有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打春牛习俗中的主要活动都在内乡县城区域内开展。打春牛这天来自周边湖北、陕西等地民众赶至内乡县城参加活动或在辖区内开展打春活动,是为该遗产项目的外延区和传播区域。
“打春牛”习俗特征及价值
立春日打春牛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特色,其从官、民共享的习俗到民俗的演变程,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围绕打春牛习俗,当地流传有众多的传说故事、谚语歌谣、诗词歌赋等,涉及到剪纸、春鸡、社火等,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该项目是群众掌握时间节令、气候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具有科学价值。
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是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并用以指导生产生活的范例,由此衍生的春耕文化在民众中逐渐形成共识;它表达了人们对春耕的重视,也体现了耕耘才能收获的价值观;它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同,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它体现了民众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四季更迭的智慧,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的核心是迎春和打春牛。围绕这一主题,立春前一日,内乡群众自发组织到先农坛祭祀迎春,然后在附近进行春耕仪式,在立春日至县衙大堂进行主体活动打春牛,随后在县衙周边举行打春、闹春、送春大型民俗活动。其主要特征有:演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化渐渐衰落,“打春牛”的岁时活动也有过去官、民共同参与逐渐演变成为一项民众自发参与的文化活动;民俗性:活动为期两天,除了核心的打春牛,还有一系列的如祭祀迎春、春耕、闹春、送春的仪式和活动,妇女们给小孩们佩戴“春鸡”,男左女右,大家还要咬春吃春饼;庄重性:整个过程热闹喜庆,同时又有一系列严谨的仪式,承载着民众对于自然的敬畏;固定性:该项目历来以内乡县衙为主要文化空间,立春前后的相关仪式内容、仪程也较为固定,多年来传承至今。
“打春牛”习俗是人们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并用以指导生产生活的范例,由此衍生的春耕文化在民众中逐渐形成文化共识;一年之计在于春,表达人们对春耕生产的重视,也体现通过劳动耕耘才能获得丰收的价值观。其主要价值有历史价值:立春日打春牛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特色,其从官、民共享的习俗到民俗的演变程,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文学价值:围绕打春牛习俗,当地流传有众多的传说故事、谚语歌谣、诗词歌赋等;艺术价值:打春牛习俗还包含了民间剪纸、春鸡、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该项目是群众掌握时间节令、气候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并用于春耕生产,在当下依然有参考价值。
作为“打春牛”习俗被当地民众赋予了春天来临的象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打春牛习俗也体现了民众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四季更迭的智慧,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打春牛”民俗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收藏家锁在柜子里的收藏品,也不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艺术品,而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和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资源。内乡县衙博物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积极对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挖掘和保护。为确保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的存续力,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内乡县衙保护机构、内乡衙署文化研究会、当地群众代表、专家等共同制定保护计划。1984年内乡县衙博物馆成立以来,组成专门机构,每年都从经费中抽出一部分专款用于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的研究和实施。
内乡县衙现存有清代嘉庆年间制作的石质“打春池”“皮鞭”等文物,值得一提的是迎春池是内乡县衙在1989年修复县丞衙挖地基时发现的,当时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后经多方走访了解,据祖上曾在晚清衙门当过书吏的马锡瑞老人所说是迎春池,为旧时县衙举办岁时活动打春牛而特意由一整块青石凿制的长方形水池,这个水池现存县衙大堂东。
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作为当地民众广泛参与的民俗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咬春吃春饼,小孩戴春鸡,送福字。其传承方式为社会传承,其中的祭春、打春牛等仪式,主要是通过老师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其传承群体以内乡县衙博物馆及内乡衙署文化研究会为代表。内乡衙署文化研究会通过走访民众,与当地学者多次探讨,从内乡历史沿革、迎春礼俗起源、演变、春牛史话等方面进行研究,出版《内乡县衙与打春牛》一书,该书详细阐述打春牛活动的历史渊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这一民俗活动。立春前后群众进行打春牛民俗活动的同时,内乡衙署文化研究会作为仪式的组织方之一,协调各方力量,使民众可以尽可能地参与到打春牛活动中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该遗产项目。
内乡县衙根据史料记载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研讨论证,恢复大型民俗活动《打春牛》,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县电视台专题节目中展播。并开办专题展览,通过泥塑、展板、展品、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展示这一习俗活动,每年接待人数达130万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气质,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愿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须而迫切,这不仅是每个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实施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才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把我们珍贵的、濒危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并得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