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城市综合执法局不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夯实执法队伍基础、提升执法队伍素质,持续锻造对党忠诚、雷厉风行、勇于担当、服务群众、公正廉洁优良作风,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依法履职、廉洁务实、人民满意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内外兼修:“强基础”党建引领“强”
邓州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人民城市为人民”工作理念,秉承“五心”城管精神,发扬城市管理“啄木鸟”精神,以清廉城管“五盯”工作法为保障,强化担当,立足岗位,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奋力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优质的城市管理离不开优秀的城管执法队伍。邓州市城市综合执法局积极开展业务大培训、岗位技能大比武等活动,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模拟执法等形式,不断增强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提升执法水平和能力。持续开展执法队伍专业法律知识、业务培训10余期,服务型行政执法专题讲座6期,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法制夜校”公共课堂8期,积极参加邓州、南阳市组织的现场模拟执法比赛,取得了邓州市行政执法现场情景模拟比赛二等奖,南阳市服务型行政执法暨模拟执法大比武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为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从实战、实用出发,每季度开展一次执法行为规范、军事训练、应急处置等科目的岗位大练兵轮训活动,锻炼执法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升执法人员精气神。通过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的方式,以“礼”提神,以“训”提能,从军姿军容风纪姿态上抓队伍形象,从稍息立正齐步正步上抓队伍纪律,将军训成果运用到日常执法工作中,保持强烈的进取精神,旺盛的拼搏斗志,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转作风”工作作风转“实”
变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全面落实“721”工作法,践行“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的执法理念,提示、引导、规劝等非强制方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提前介入、主动提醒,从源头上化解行政相对人“被罚”风险,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2022年5月11日,我局被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荣誉称号。
服务水平转“优”
在执法过程中,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针对“马路市场”、“流动摊贩”侵占城市公共空间这一“老大难”问题,按照“便民利民不扰民的原则”,引导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退路进店、规范经营,在人流摊贩集中的路段,设置早夜市便民疏导点30余个,优先安置市域范围内低保户、下岗职工、残疾人、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建设一批城管驿站,以城管驿站为载体,大力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向群众、商家、企业、基层延伸,全力打造“主动服务型”城管,推出驿站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等业务,当好城管“店小二”,做好群众“服务员”。
管理手段转“精”
以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为抓手,着力提升社会治安防控和综合执法工作水平,发挥“公安+城管”资源共享、力量叠加、业务融合、协同联动的优势,开展“城警联勤”行动,交警、城管等执法服务力量下沉网格,联合开展“马路办公”,在“马路上办”、“马上办”、“办就办好”;建立“护学岗”、“护考岗”、“疫情监测岗”,持续提高城区社会治安稳定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齐抓共管“树形象”
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每位执法队员做到会管理、会记录、会填写执法文书、会处理执法过程中的突发问题。持续加强行为规范,全面落实《城市管理执法办法》等法律法规,遵守《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做到着装规范、用语规范、行为规范、程序规范,使城管执法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全面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完善行政处罚立案、审核、决定的程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
效能提升树形象
积极开展“铁拳”系列专项整治,敢于亮剑城市顽瘴痼疾。对城区范围内长期侵占公共空间,影响群众利益的“僵尸车辆”“僵尸围挡”进行整治,共清理城区主干道长期占压道路“僵尸车”260辆,拆除“僵尸围挡”3000余平方米,归还公共道路1.5万余平方米;清理各类僵尸广告300余处,劝离校园周边长期店外经营、流动摊点50余家,拆除学校周边20余间占道简易棚,归还公共空间2万余平方米。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善了城市环境。
为民解忧树品牌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针对群众反应城市停车难问题,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在市区新增施划机动车停车位2581个,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5000余个,为缓解学校门前交通拥堵,在市幼儿园门前新增限时停车位70余个,为群众接送学生停车、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塑造“人民满意城管”品牌。
邓州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将始终坚持“情为民系”、“执法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唯一标准,立足城市管理职责,在“强”字上做文章、在“转”字上动真格、在“树”字上下功夫,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责任担当,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燕天举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