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把公正当成不懈追求
“王法官,我家种的油桃成熟了,邀请您有空带着家人来尝尝。”6月底的一天,家住西峡县的老刘给王彬打来电话。老刘是王彬去年办理的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去年的这个时候,可是老刘最难熬、最痛苦的时候。老刘说,亲戚们要账的围着门,上面的老板不见了,眼看一年多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想死的心都有了。
回想起这桩往事,老刘不由得在电话中起高了声调。
2018年初,农闲时的老刘带着十来个亲友到某工地施工。工程结束后,和老刘结算的实际施工人金某却不见了踪影,挂靠建筑公司和发包方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
老刘便把金某、建筑公司和开发商起诉到了法院。一审判决金某、建筑公司共同对欠付工程款承担支付义务,开发商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承担清偿义务。二审中,开发商称工程款早已支付完毕,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一审未准许其鉴定申请不当。
“建设工程合同案件,如果判决发包人承担责任,需要将欠付工程款数额查清,本案要么在二审鉴定查明欠款后再判,要么发回重审。”王彬回忆说,无论是鉴定还是发还,老刘他们的工钱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这无疑是煎熬,但开发商的权益也不能不管,是个两难的局面。
为寻找案件出路,王彬直接联系开发商负责人,向其说明农民工的不易和为工程的付出,而且项目马上就要开盘,存在纠纷会影响购房者的信心,理性解决案件可以避免因诉讼影响商誉。经过耐心劝说,开发商也看到了对自己不利的一面,主动提出调解方案,代为支付老刘案件的工程款及利息,并从应付建筑公司的工程款中扣除。王彬将开发商的调解方案告知建筑公司和老刘后,大家也都极力赞成。最终三方达成和解协议,开发商撤回上诉,老刘等人在六个月后顺利拿到了劳务款。
“要不是你,可能俺到这会儿还在寻找金某执行呢,自己家地里长的,你就别客气了!”听到王彬婉拒了自己的盛情,老刘又急了。
采访中王彬说,司法公正不单纯是依法办案,而是把法律温暖的一面阐释出来,公平正义地结束一起纷争。如果当事人理弄明了、气弄顺了,自然会奔着解决纠纷的路上走,无论对案件的哪一方当事人来讲,这才是他们希望的“公正”。从事民事审判三年来,王彬共办结案件845件,办案数量、质量和工作绩效连续三年位居全院前列,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今年王彬荣立了个人二等功。
勇挑重担 将为民融入情怀血脉
在南阳市区永安路经营烟酒副食小店的下岗职工老朱不久前也遇到一件烦心事儿。
去年12月中旬,南阳中院受理了53起销售假袜子的商标侵权案。临近年底,按照正常程序,开庭要到今年初。如果能调解不仅可以快速结案,而且还能稳定市场情绪,让53家商户放下包袱“迎战”旺季。庭里安排王彬牵头调解这批案件。王彬组织四个送达小组,利用双休日进行集中调解。
“袜子都是酒厂送的,要起诉你们找他去,就这个巴掌大的店,一个月也就搂三两千生活费,张嘴就是罚三万,咋不去抢钱哩!”送达的第一站,王彬便遭遇了老朱。突来的“被告”身份让老朱受不了,认为袜厂和法院合起伙来“欺负人”。王彬耐心地向老朱解释法律规定并建议他向酒厂反映,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近一天的送达,王彬发现这批案件的商户大多位于市区背街小巷,经营者多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他们的货源均来自同一酒厂的兑奖奖品,商户贪图小利转卖给了他人。
了解到上述情况,王彬便与酒厂联系,酒厂表示在挑选奖品时确实有疏忽,但商户销售存在较大过错,不愿承担责任。面对“强硬”的酒厂,王彬继续与其沟通,讲解侵权的法律后果和案件对其市场信誉造成的影响。权衡利弊,酒厂同意解决这批案件。
去年12月30日,酒厂与袜厂达成和解协议,损失全部由酒厂赔,袜厂撤回对53家商户的起诉。“咱也知道卖假东西有错,但更害怕到法院‘过堂’,再说也赔不了恁多钱呐!”老朱说,多亏王法官“说住”了酒厂,今晚睡个安生觉,明早起就铺货备年下的买卖。
王彬说,审判首先是群众工作,落实司法为民不单是对当事人热心、耐心,更重要的是在法律框架内解决他们的烦恼,把温暖送到群众心田里。王彬调解案件从来不“和稀泥”,而是从双方的利益出发,实现“共赢”。工作之余,王彬到学校、社区、企业开展法制讲座5次,撰写“为农民工讨薪支招”等系列普法报道6期50余篇在媒体刊发。群众懂了法,才能少纠纷,安心过日子。三年来,王彬共调解结案239件,调撤率28.3%,所坚持的就是把“理儿”说到大家心坎上。
公而忘私 寄勤勉不负青春韶华
“爸爸hen少送我上学,hen少陪我玩,我知dao爸爸工作忙,但要注意休息ya!”6月21日,王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父亲节”礼物,在信中女儿这样写道。
227、276、342,这三个数字是王彬最近三年的结案数,从数字可以看出,王彬每年的结案数都在大幅攀升。“每天都恨不得把时间掰开来过,上班时间不是开庭就是研究案件,非工作时间不是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家里的事儿根本顾不了。”王彬说到家庭和孩子,满脸的愧疚。
王彬的女儿今年6岁,儿子去年刚出生,妻子陈苗在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上班,工作也很忙。虽有抱怨,但妻子还是经常宽心王彬说:“你们的案子关系到当事人家庭的安稳,家里的事儿你少管点,把案子办好,别出岔子。”
常年的加班,案件的压力让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法官过早的华发丛生。去年夏天,在郑州执业的一个律师同学代理王彬承办的一起案件,由于五六年没见,这个同学硬是第一眼没认出王彬。
同学代理的当事人务工未签合同,一审参照同类合同及当地行情进行了酌定。务工方坚持认为当时约定的价格高,一审偏向了对方,应该根据行业平均工资计付劳务费。同学认为这是个法官自由裁量权问题,希望王彬从中关照。王彬严词予以拒绝,并告诉这个同学,自由裁量权是有约束的,一审酌定具有合理性,二审不能换个参照再酌定,为此双方还发生了不愉快。
“法官得罪人是正常的,如果连亲戚朋友都不理解我们,又怎能让普通当事人理解呢?”亲戚朋友遇到纠纷让王彬“帮忙”,王彬总是告诉他们,帮你分析分析法律规定可以,但说情不行,法律规定摆在那儿,不占理说了也没人听。
“王彬这个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善于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贯穿到案件办理中,又特别善于做群众工作,着眼于矛盾纠纷的化解,他的案件调解率在全院是数一数二的,”一提起王彬,民三庭庭长卢国伟就赞不绝口,“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常事,我们很少看见他中午回家,他经常利用中午的时间写文书,给当事人打电话调解,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容易!”
王彬常说,廉洁是对法官的最低要求,如果法官失去了这一底线,良心会不安,即使作出的判决再公正,也会受到质疑,司法的公信力和法官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既然选择了法官职业,就应该把案件当成生命,时刻为公平正义和法官荣誉而战。(杜明 陈立丽 邢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