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王祥“卧冰求鲤”,今新野县有长达八年与痴呆瘫痪母亲“同睡一被、以身温母、煎药吮汤、对口喂饭、恩养送终”的美谈,他就是新野县施庵镇杨营村的“孝道文化典范”杨献清。
1967年,杨献清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母亲常年耕作,操持家务,父亲杨悦俭因为人真诚,处事厚道,后被推荐到农村信用社施庵营业所工作并逐步升任为营业所所长。升任为所长后的杨悅俭仍和往常一样,白天满负荷工作,把公务处理地井井有条,夜晚回到十余里的家中纺花织布,以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幼年的杨献清对其父的作为耳濡目染,其个人修养、文明素质、道德风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养成了克勤克俭、艰苦朴素、仁义道德的习性,也成为一个有强烈事业感、高度责任心、孝道文化的传承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灾。1989年夏天,杨献清的哥哥被突如其来的心肌梗死急病夺去了生命,留下两个嗷嗷待育的侄儿和一家的责任田;2012年初,历经风尘的母亲患下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劳动能力;2015年,经年累月操劳的父亲染上了喉癌合并肝癌症,这些飞来横祸以及两个家庭的重担一下子砸在杨献清头上,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一双年过七旬身染重病的父母生活不能自理,煮饭喂饭、煎药熬汤、端茶递水、换洗衣服等繁重事务他只能一人承担。特别是饱经沧桑的老母亲,在患上痴呆症后,神志不清,杨献清担心她出意外,虽然以及四十多岁了,但他仍坚持昼夜看护,全方位照料。由于母亲意识缺失,味觉不敏,茶饭、汤药几乎察觉不到咸甜温热,因此他总是自己先尝后喂。但老人迟迟垂暮,久病不愈,他平时除了给母亲勤换洗被褥衣服外,每天还坚持给母亲洗个温水澡,将她从一楼抱上三楼,以便冬季采光朝阳取暖,夏天通风消暑纳凉。
日以继夜,长年累月,一连八年,天天如此。他时常因为尝汤喂饭而把自己的嘴烫伤,因拆洗衣服被褥或给母亲搓背而把献清的手磨破,因抱母上楼使自己落下重度腰椎疾病。“俺娘的微笑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杨献清便是在点滴细节中质朴地诠释着自己的孝道。(杜明 王文东 杨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