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编制全域旅游规划,谋划‘上街十景’和一日游、两日游精品路线,引进大型文旅项目,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和文旅品牌;加快总投资25亿元的方顶驿文化旅游片区建设,加紧推进古村、程湾、湖区等项目,培育发展虢国文化产业集群。”5月24日,记者在郑州市上街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上街区今年将开启“美丽经济、美丽城市、美丽生态、美丽人居”——“四个美丽”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一系列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新举措,实现郑州“西美”功能定位,提升城市“颜值”。
聚焦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美丽经济”。围绕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旅康养主导产业和总部经济、互联网经济,紧盯“头部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开展经济发展“一号工程”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推动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打造1-2个“亿元楼”,培育省级、市级特色商业街各1条。全力推动郑州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完成多式联运区扩容和有色金属交易区、散装物流区等建设。抢抓国家启动“新基建”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应用,新增“新基建”项目16个、上云上链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5%。全力推动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争创全国无人机示范区;开通上街机场到周边机场航线;大力发展航空游览体验等通航文化旅游,支持开展航模、无人机等航空运动赛事。
聚焦精建细管提升内涵品质,着力建设美丽城市。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城市环境,让上街区更有颜值、更具气质、更富活力。 坚持规划设计引领,努力让城市景观和建筑“可以阅读、能够阅读”。科学管控建筑风格、色彩、形态,精心设计标识标牌、文化墙、装饰小品等,打造亮丽的地标性建筑和城市景观风貌。高标准建设“东虢湖核心板块”。保护好历史遗存,让那些老建筑、老厂房、老街道留住城市记忆、焕发新的生机。改造二十二街坊特色美食文化街,对主次干道、建筑楼体进行亮化提升,让上街夜色亮出时尚。打造规范有序交通环境,新增限时车位1000个,投放共享电单车600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5%。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物联网、5G基站和规模组网建设,推动移动通讯行业与交通、市政等公共设施共享,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医疗等示范应用项目。
聚焦打造山水园林城区,着力优化美丽生态。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把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态,作为上街本底特色来打造。大力实施全域增绿。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围绕“六化”目标,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构建“一心一带三核六廊”空间布局,形成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五彩缤纷的绿化环境。加强园林艺术设计,调品种、疏层次、增花色、重管理,合理布局微公园、口袋公园、绿化小品,提升绿化景观品质,让城市不仅有“绿”意,更有“美”感。高标准建设郊野公园,开工建设入口景观、道路系统、驿站、停车场等设施,6月底前建成太溪湖公园,加快建设开阳湖公园,努力打造郑州西部休闲目的地。努力构建生态水系。统筹利用南水北调水、黄河水、中水等水资源,科学分配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持续提档升级“两河六湖”,有序推进水系连通,逐步形成循环畅通、丰枯调剂、多元互补、水清岸绿的生态水系。
聚焦营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着力构筑美丽人居。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创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群众体验最优”的政务服务品牌,企业注册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一般业务当场办、当天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缩至70天,300个公民个人高频“一件事”“一网通办、一次办成”,9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新增150个公民个人事项凭身份证“一证简办”。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涉企执法监管“负面清单”制度,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打造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行“信用+监管”模式,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全面优化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树立“用户”思维,坚持“政府创环境、企业创财富”,健全领导分包、项目落地、联审联批、容缺办理、拿地即开工、微信直通车等机制,全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店小二”服务。(霍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