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地市新闻 > 正文

致敬!不下火线的战“疫”夫妻

致敬!不下火线的战“疫”夫妻
2020-03-10 08:32:54 来源:人民网

致敬!不下火线的战“疫”夫妻

“一旦爆发传染病,咱俩肯定都得往前冲,到时孩子怎么办呢?”

康谊和张晓菊夫妻俩没想到,十年前一句闲聊,如今成了不容回避的现实。

“就像面对洪水的战士一样,现在,就是我们医生冲上去的时候。”电话中,康谊语气平静。作为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他负责医院整个隔离病区管理,一个多月未曾离开病房楼。

妻子张晓菊是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河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二月初,她被派往疫情较重的南阳市,救治危重病人。

从那以后,夫妻俩再未谋面,两人各自奋战在战“疫”最前线。每天有限的联系,也几乎是在商讨患者救治的问题。

“把一个病人治好,就像把你的精气神渡给了他”

“这是一场战争。”

采访中,夫妻俩不约而同说出了这句话。

最先奔赴“前线”的是丈夫康谊。武汉封城前,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就从平时的每天二三十人猛增到五六百人。医院内部都认为,大战要来了。

1月22日,他负责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开始转入“战时状态”,作为隔离病区专楼专用,整栋楼48小时内腾空。病人分流转诊、医护人员调配、防疫物资筹备,都需要康谊协调。那天,康谊的手机四次被打到没电关机。最长的一次,他站在楼前一动不动,连续接打了3个小时电话。

1月27日封楼至今,康谊再没出来过。每天一早,他要挨个梳理头一天收治的患者。紧接着,跟治疗组开早会,掌握治疗情况和病情进展。之后,他换上隔离服,到病房看患者情况,随后展开远程多学科会诊。下午,康谊要组织对危重患者进行专门会诊,调整治疗方案。晚上7点半,组织医生、护士长开会,商讨改进诊疗流程。经常,回过神来已是半夜。

对隔离病区,医院组织医护梯队,定期轮换。“就跟打仗一样,一个梯队下来,一个梯队顶上去。”然而,首批进驻的康谊却始终没下过“火线”。连日来,他经常到凌晨一两点还在参与危重患者抢救。

200多公里外的南阳,妻子张晓菊也在与病毒斗争。

作为援助专家,她负责的都是危重病人,病情复杂,情况凶险。有的是孕期感染病毒,最大的患者已经98岁高龄。

“每天都在打仗。这边刚平稳,那边又出现危险,应接不暇。最累的是脑子和嗓子,累到不想说话。”张晓菊说,一个危重病人的诊疗方案调整,专家们常常一讨论就是一两个小时。这边结束,马上又是下一个医院,下一个病人。

“把一个病人治好,就像把你的精气神渡给了他。”张晓菊说,你要比病人更了解他的身体,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必须了如指掌。病毒攻击哪里,你去救哪里。每一次救治,都是医护人员大量精神和心血的付出。

从死神手里抢命!在南阳,张晓菊救治的8位高危患者,7位转危为安。其中包括那位98岁的高龄患者,这是目前全国治愈的最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36周孕产妇母子二人治愈,合并乳腺癌放疗术后等高难度新冠肺炎患者陆续康复好转出院,张晓菊带领的专家组提升了南阳地区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

白天火线抢救,晚上则是另一个战场。身为河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张晓菊还肩负着科研攻关的重任。每天半夜回到驻地,第一件事就是搜集学习关于病毒的最新研究,和武汉的同行交流最新的诊疗经验。她和科室的骨干汪铮、张群成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研究,目前已有几篇新冠肺炎相关科研课题基本完成。

“一边斗争,一边学习病毒。”张晓菊说,这应该是很多一线医护人员在疫情中的状态。他们多一分了解,病人就多一分安全。

致敬!不下火线的战“疫”夫妻

“上了战场就不能当逃兵”

每天晚上9点半以后,8岁的康云翔手机不离手。这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时间点——一天中,爸爸妈妈唯一会接视频电话的时候。

一个多月,康云翔没有出过门,也没有见过父母,只有姑姑在照顾他。他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召集爸爸妈妈开“三人视频会”。时间都在深夜,而且常常一个星期都凑不齐一次,不是爸爸有事就是妈妈在忙。

对于儿子,夫妻俩充满愧疚和无奈。尤其是妈妈张晓菊,晚上要加班科研,常常只能狠心挂掉视频。因此,儿子更依赖爸爸的陪伴。每天不拨通爸爸的视频,不睡觉。昨晚,康谊开会。11点,儿子还在发视频邀请。康谊一边挂断,一边心酸。

在隔离前,父子俩曾有过一段对话。康谊向儿子耐心讲述了当前的疫情,以及什么叫隔离。

“隔离就是把病毒关在屋里,什么时候杀死了,才能出来?”康云翔听完父亲的解释说。虽然明白了,但他还是不舍得爸爸离开,讨价还价,“隔离半个月行不?”“不能回来几天再去吗?”

得知妈妈要去南阳指导救治,康云翔在视频聊天里跟同学们说起了这件事儿。大家羡慕地说,能不能让你妈妈录点东西,教教大家怎样自我保护。对儿子这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张晓菊一直拖了两天,才有时间录制一段1分多钟的短视频,给孩子们讲讲怎样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随着疫情的发展,报道越来越多,康云翔越来越理解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没有父母陪伴,他内心虽然失落,但同样充满了自豪。他开始在微信里留言,为爸爸妈妈加油。

有一天,张晓菊突然发现,属于一家三口的微信群变了新名字——“上了战场就不能当逃兵”。正纳闷,就看到儿子发消息:“爸爸妈妈,加油,这是我改的群名字,上了战场就不能当逃兵,你们是我的英雄。”

那一瞬间,张晓菊忽然觉得儿子长大了。

事实上,这场“战疫”,夫妻俩从未想过退缩。“如果省里没有疫情,我们俩现在应该在武汉。”张晓菊说。两人都曾在武汉学习生活,那里有他们共同的师友,夫妻俩渴望与他们并肩作战。

疫情大规模爆发后,他们武汉的师友、同事几乎都在最危险的前线,多人被感染。张晓菊曾经的老师,身在隔离病房还不断鼓励她,与她分享治疗经验。师友们的积极乐观感染着夫妻俩,让他们在忙碌危险一线获得坚持的勇气。

“危难时刻,总要有人站出来。今天是我们,明天可能是另一群人。”张晓菊说。

 

致敬!不下火线的战“疫”夫妻

“想跟家人继续未完的旅程,但这是不可能的”

前几天,张晓菊回到郑州参加省里疫情发布会,作为专家介绍救治情况。出发前,她在心里计划,一定要借机会回家一趟。不进屋,就在楼下看一眼,叫儿子到阳台,远远说几句话。

发布会结束,南阳医院打来急电,危重病人又有新的状况,希望张晓菊尽快回去。她一分钟没停留,立即返程,终究没能回家看儿子一眼。

这不是第一次“计划赶不上变化”。平日里,夫妻俩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十分有限。春节前,两人“痛下决心”,安排出时间,计划全家去马来西亚旅行过节。

买好机票、订好酒店,一家人准备享受久违的温馨家庭旅行。儿子康云翔十分高兴,幻想着跟爸爸妈妈在温暖的沙滩上玩耍,品尝异国美食。小家伙连玩具都打包好了,只等出发。

1月中旬,武汉疫情消息陆续传来。身为一线专家,夫妻俩人敏锐的感觉到,大规模疫情可能爆发。两人商量后,取消了旅行计划。

形势正在逐渐好转。河南省内已连续多日无新增病例,确诊病例正在陆续治愈出院,各地都在逐步恢复正常秩序。身在“火线”的夫妻俩人也感觉到,最终胜利快要来了。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些什么?

“当然是什么都不用想,继续一家人的旅行。但这是不可能的。”甚至没有一丝停顿,张晓菊给出答案,又迅速给出了否定。

在她看来,疫情过后的“战后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各项研究要系统开展,关于诊疗方案的总结调整、疫情防控组织的得失总结,还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他们。一场大的疫情过去,只有好好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成长。

“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肯定都想放下一切去休息。大家都很辛苦,这时候身为带头人,你更要坚持在一线。”张晓菊的话语中不无遗憾。

这场家庭旅行,或许只好放在明年春节再继续。好在,春天已经来了。

致敬!不下火线的战“疫”夫妻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