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地市新闻 > 正文

河南杞县:电商产业带动农产品触网走四方

河南杞县:电商产业带动农产品触网走四方
2020-12-09 16:47:31 来源:人民网

12月7日,走进杞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智能化物流分拣中心,只见,一条条飞速运转的传输带上,“躺”着一个个快递包裹,摄像头会自动扫描包裹上的二维码,精准识别快递信息,由“摆轮”将包裹自动送入指定格口,滑入储件袋内,最后装车。

这里的主管姬开封介绍,以往,这里配有6家快递180名分拣员,需要手工完成包裹的分拣,每家快递30人一天才能分拣1万多件,如今,不用一名分拣员,快递包裹可全程“自助”完成分拣,每小时分拣量可达2.8万件,而且速度更快。“我们由原先的分拣员,变成了供货员,只需要将包裹一个个放到传输带上就行了,工作量减轻了一半。”贫困户老赵对身份的转变很满意。

加快物流整合 提升服务功能

“市民在网上付款后,在收到快递之前要经过揽收、分拣、运输、派送等几个环节。快递想要‘跑得快’,分拣时间的长短至关重要,只有快速完成分拣,才能更快地将包裹送到网民手中。”杞县电商办主任王海涛说,我们引进了日分能力20万件的智能化分拣线,每小时分拣量可达28000件,最高日分发快递量超过20万件,分拣设备的使用,实现了县区六家快递公司进出港件统一分拣,统一派送,可以满足全县所有快递公司的分发量需求。这种集中分拣配送模式,采用流水线自动作业方式,自动分拣系统不受气候、时间、人的体力等的限制,可以连续、高效运行,大大降低快递企业成本,增加快递终端服务范围,提高快递分发效率,杞县率先成为实现全省物流快递融合发展的县区,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创新发展模式 提升增收能力

一个小型支架,一部手机,便能成为一名主播。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杞县新一代年轻蒜农充分利用相关技术,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大蒜。杞县高阳镇金村的张申鹏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张申鹏除了要销售自己流转的300亩土地收获的700多吨大蒜外,每天还要收购50吨鲜蒜投放市场。80后出生的他,将目光瞄准互联网,组建了20多人的专业电商团队,负责推广销售。如今,张申鹏的电商平台每天能接8000多单,可销售30多吨大蒜,电商销量占比从去年的10%提高到了30%。

杞县电商办工作人员栗欢欢介绍,电商办组织全县电商企业,跑遍全县20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面对面与贫困户接触,普及电商知识,宣传电商扶贫政策。并且先后到5个乡镇15个村100名贫困户家中以高于市场价0.1元-0.2元的价格从贫困户手中直接收购农产品。通过发挥村级电商服务站“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农产品网店带贫作用,让全县8家日发货量达两千单以上的电商企业,主动对接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共吸纳了47名贫困户从事打包、分拣、客服等工作,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实现贫困人员人均月收入达1400元。

加大电商宣传 加强人才培训

“我每年都会受邀免费参加俺县举办的电商技能培训班,能学到很多东西,收获很大。”杞县裴村店乡曹屯村电商扶贫带头人张金建通过电商培训受益匪浅。

张金建2017年开始“触网”,至今已有4年农村电商创业经历。作为90后,他心系贫困群众,创造多种形式的带贫举措。通过从贫困户手里溢价收购大蒜,雇用贫困户到仓库从事打包分拣、客服等工作,使贫困户增收致富。

他还善于创新扶贫模式,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号召贫困群众利用村里新开垦的荒地、坑地等闲置土地种植野生洋姜,与贫困群众签订洋姜包销协议以高价回收,保证其销路。

对作为第一个签订洋姜包销协议的贫困户王秀生来说,他显得十分惊讶,等到洋姜收获时,张金建如期履行约定,按合同对王秀生的洋姜按0.5元一斤给予包销,“小时候不起眼的洋姜,只知道腌制酱菜,没想到也可以在网上销售,而且还有这么好的销路,我种植的3252斤洋姜,多增收1626元。”王秀生非常感慨,没想到小小的洋姜有如此大的种植潜力,王秀生表示来年还要多种。

张金建目前电商日常发货量维持在3000件左右,高峰达2万件,洋姜日发货量维持2万斤。他的一系列带贫减贫扶贫措施大幅度增加了贫困群众的额外收入,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他还积极带动青年创业就业,助力农村电商发展。通过运营指导、资源共享等措施帮扶周边年轻人,带动了附近一大批有志青年,投身农村电商的事业当中。目前,张金建累计培训从事电商工作的贫困户超过80余人。(杞县县委宣传部 司利强 叶中琳 阴行 供稿)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