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位于鲁山县张官营镇韭菜里村扶贫车间的服装加工厂,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赶制着即将外销的订单。
此时,位于该镇营北村的扶贫车间里,身穿防护服的工人们正在制作空心挂面,产品不仅畅销市场,还是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张官营镇党委书记高长见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利用上级有利政策,在辖区内新建四座扶贫车间,产品不仅涵盖服装加工、箱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空心挂面加工、液态肥生产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双重目标。
“我家有两个孩子,为了照顾孩子,无法外出打工赚钱。在车间上班,不用出远门,不耽误照顾孩子,工资按计件发放,多劳多得,我一个月能赚2000元左右。”在韭菜里村扶贫车间务工的该村贫困户白相红高兴地说。
白相红所务工的企业是平顶山依宁服饰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入驻韭菜里村扶贫车间。该公司主要从事外贸服装服饰生产销售,年产量20余万件。自投产以来,带动韭菜里村及土楼、洪营、东张庄等邻近村45人进厂务工,其中贫困户16人,洪营村分厂现有工人12人,其中贫困户4人。工人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年增收不低于1.5万元,每年还为韭菜里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位于洪营村的扶贫车间主要从事箱包加工销售,其加工的旅游用包在广州深圳海南等沿海城市深受青睐。自企业2019年入驻以来,先后安排洪营、梁官营等周边村25人进厂务工,其中贫困户务工12人,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洪营村贫困户燕小超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三个儿子,造成生活贫困。在享受低保、教育扶贫等措施的同时,洪营村两委还帮助她到扶贫车间工作,因为勤奋踏实、努力好学,她的计件量一直名类前茅,每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加上保洁员工资等,家庭顺利实现脱贫。
营北村扶贫车间入驻的企业是河南面子面食品有限公司,该企业以新型食品加工为主,所生产的空心挂面被鲁山县政府授予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企业入驻车间以来,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对车间进行了全面无菌化处理,又建设了仓储区、生活区、办公区等配套设施用房,完善了企业相关制度,提高了生产能力。目前,该企业吸纳营北村、小营村等周边村务工人员21人,其中贫困户9人,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以上。
河南原力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液态肥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类企业,2018年入驻东土楼村扶贫车间。该企业积极吸纳贫困户务工,目前共有务工人员18人,其中贫困户务工8人,年收入2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
河南原力肥业有限公司还结合镇政府申请财政资金,流转土地50亩,建设蔬菜大棚3座,既用于液态肥的研发试验,又带动贫困户通过种植蔬菜发家致富。截至目前,蔬菜大棚项目已经竣工,预计将带动东土楼村贫困户15人务工,每年还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以上。
“扶贫车间让村民有事做、有钱赚,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难题,也解决了他们等靠要思想难题,激发起致富信心,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高长见说。(鲁山县委宣传部 朱亚飞 李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