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地市新闻 > 正文

鹤壁淇滨区推进“六个持续” 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鹤壁淇滨区推进“六个持续” 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2021-03-18 17:32:54 来源:人民网

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推进监测帮扶、兜底保障、扶贫资产、稳岗就业、脱贫故事、产业支撑等六个持续,为实现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保驾护航。

持续加强“两类人群”监测帮扶。按照补短板、查弱项、保成果的总体思路,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继续强化边缘易致贫户5户7人、脱贫监测户14户38人帮扶。在过渡期内,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帮扶力度不减、帮扶措施不变、动态监测不变,加强生产生活条件变化等方面的跟踪监测,防止新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

持续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全面排查“四类人群”,针对可能存在的致贫风险,用足用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扶贫助残、临时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和改善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目前,全乡享受最低社会保障140户172人,其中脱贫户81户102人;特困供养户31户31人,其中脱贫户15户15人;残疾人员348 人,其中脱贫人口131人。

持续管好用好扶贫资产。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实施分类管理,对17个公益性资产类项目,按照现有行业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对36个经营性资产类项目,明确权属,加强运营管理,确保保值增值,收益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对到户的2个扶贫资产类项目,属于贫困户所有,由村“两委”加强监督指导。谋划2021年项目,依据市场经济规则搞活资本经营,确保扶贫项目业态良好,运营正常,实现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收益用于巩固脱贫成果。目前,8个在建项目均已开始施工,预计5月份全部完工。

持续抓好稳岗就业。提高脱贫劳动力就业程度,采取送培训下乡、以工代训、“互联网培训”等多种方式,满足脱贫劳动力的培训需求,提高就业技能,同时做好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及落实,帮助其就地就近就业,拓宽护林员、护路员和护河员等3种农村公益性岗位,确保劳动力实现就业。目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劳动力1600余人全部实现就业。

持续讲好脱贫故事。针对脱贫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信息,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充分展现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关心、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持续夯实产业支撑。借助境内淇河及周边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和乡风民情,以桑园、白龙庙等7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带动,打造涵盖特色商业、观光采摘、精品民宿、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桑园小镇,先后开发了白龙庙“五号山谷”、必捷滑雪场、玻璃栈道等一系列叫响全省的乡村旅游品牌;谋划实施游客服务中心、音乐谷、将军泉康养快乐谷等一大批在建项目,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桑园小镇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桑园村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特色旅游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村企合作、村村联合等方式,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度假疗养、户外运动等特色旅游业态,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业态的特色化、高端化水平。逐步形成以乡村旅游为引领,生态林果、特色种植、特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等“六大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直接经营、代种代养、资产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不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资源优势型朝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转变,深入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旅游“三变”改革,以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吸引万众创新,先后开发桑叶面、桑叶茶、桑椹酒等30余种系列产品;注册金小米、无公害红薯、老望岩深泉水等7余种知名品牌;建成桑园羊肚菌、邪圹绿色有机食材、朔泉冬凌草种植基地等8个高效园区,有效推动传统农业向旅游业、“田园”变“游园”、农民向旅游从业者、农产品向旅游商品“四个转变”。(鹤壁市淇滨区宣传部 薛山供稿)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