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地市新闻 > 正文

一片匠心在“玉壶”|记青年艺术家“弥芥堂”玉瓷工作室主理人姚剑锋

一片匠心在“玉壶”|记青年艺术家“弥芥堂”玉瓷工作室主理人姚剑锋
2022-07-20 09:29:17 来源:中华网河南

编者按:

郑州西南方向120公里,是有着中国“钧瓷之都”美誉的禹州市神垕镇,神垕古街往西,沿着山脚再走4公里,竖立着“槐树湾国际裸烧陶艺村”的石碑,这里是“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槐树湾村,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艺术大师70余人。本文的主人公姚剑锋,2020年之前一直在省会郑州经营玉器宝石生意,2016年就获得轻工部认定的“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称号,其人朴实憨厚、言辞陈恳,颇具匠人风骨,常挂嘴边的“河南人河南工”口号也多见于省内主流媒体报道;坐落于唐人街茶城的“禅心玉舍”工作室也是诸多好友们品茗谈天的私享乐园。

然而,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没想到,2019年底,姚剑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郑州经营多年的玉器工作室,去到120公里外的禹州神垕,扎根到艺术家创客村落槐树湾村,建立“弥芥堂”玉瓷工作室,玩了一次从“玉器”到“瓷器”的大胆跨界。两年多时光荏苒,昔日的破落窑洞和荒草丛生变身为如今的别墅叠院和亭台轩榭,1300度窑温孕育出的玉瓷宝器见证着匠人的成长与蜕变。器物有方寸天地,玉瓷融匠人之魂,七月初夏,记者来到神垕,走进弥芥堂,听姚剑锋讲他与玉瓷结缘的二三事。

一片匠心在“玉壶”

纳须弥于芥子 藏日月于壶中

话题从工作室的名字开始聊起,为什么把工作室从“禅心玉舍”更名为“弥芥堂”,“弥芥”二字又有何寓意?面对记者的疑问,姚剑锋说:“因为之前我一直从事的是玉石雕刻和设计方面的工作,对佛教造像有一些学和研究,佛家有一句经典的偈语我特别喜欢,叫‘纳须弥于芥子’,须弥山是佛经中的大山,比喻极大之物;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比喻极小之物。通俗的讲就是将大内容用小形式表现出来,这在我们钧瓷作品设计制作中是很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大的创作理念、设计思路放进我们设计的茶具或者摆件,再通过1300度的高温将其呈现在作品的微小细节里,它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光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发色,也可能是一种观感韵味,很难用具体的语言去表达。”

“因为特别喜欢这句话,所以我就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弥芥堂’,也是通过这个鞭策自己不断地在艺术创作的路上探索和发现,做出来一些这个行业里不一样的东西,真正的让作品做到‘纳须弥于芥子 藏日月于壶中’。”姚剑锋把玩着自己亲手烧制出来的茶杯,语调平缓而真诚。

一片匠心在“玉壶”

因茶入器 发烧友与钧瓷结缘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因宋徽宗时期曾在近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钧瓷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素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2019年以前,姚剑锋一直从事的都是玉石器的生意,与瓷器的结缘还得从日常的茶具茶器说起。“我平时不爱喝酒,但爱好品茶赏器,也经常从景德镇、龙泉这些瓷区的朋友那里收一些茶具,在工作室和朋友们一起交流。茶能修身养性,也逐渐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每一种茶叶适合用什么类型的茶具冲泡,几秒出汤能保证茶叶的本味好,多少度的水冲泡哪一种茶,处处皆有讲究。喝茶的时间长了,姚剑锋对不同釉色、质感和器型的茶具也有了自己的心得,慢慢地也萌生了自己烧制茶器的想法。在正式来到槐树湾村扎根建立工作室之前,他在郑州和神垕两地长期来回奔波考察,走进不同的窑口,观摩制瓷和烧窑现场,通过朋友引荐拜访行业前辈,不懂就问,感兴趣就学,白天看,晚上总结思考,同时与自己制作玉器十几年的经验相互印证,不断提升自己对钧瓷的认知。“和神垕本地的匠人对比,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家里没有人烧过瓷器,也没有人从事钧瓷行业,对我而言纯粹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把自己对瓷器的认识和理解从虚幻变成现实,19年那会儿我正好40岁,我觉得人生还有无限可能,玉器行业我做了十几年,也谈不上放弃玉器转行到瓷器,两者本身就有共通之处。我想从‘弥芥堂’开始,打造一段新的艺术里程,把我对玉石和雕刻的理解融入到瓷器之中。”姚剑锋说。

妻子和女儿都在南阳老家,女儿还正在上幼儿园,以前的人脉和资源关系都在郑州,神垕镇上甚至没有一个熟识的朋友,钧瓷“发烧友”姚剑锋跟家人深入地沟通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后,就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室的建设和钧瓷烧制的研究中。槐树湾村过去是因煤矿开采塌陷的老旧村落,后来凭借凭借古村落的自然人文和祼烧陶瓷技艺,吸引了一批陶艺创作者驻村创作,让槐树湾焕发了新的生机。第一次去考察场地的姚剑锋看着选址上破落的窑洞、坍塌的房屋、齐人高的杂草,叹了叹气后又坚定了眼神,既然决定干了,那就推倒重建吧!

一片匠心在“玉壶”

从平整土地,到工作室设计、施工,前后历时一年,到2020年底,废弃的房屋原址上矗立起了一栋灰瓦白墙的轻钢结构别墅,上下两层,造型别致,成为了槐树湾村一道亮眼的人文景观。工作室施工期间,姚剑锋也没闲着,神垕镇大大小小的窑口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一年我除了监工盖房,其他的时间都跑到镇上各种制瓷的窑口参观,看他们拉胚、注浆、塑模、上釉、配釉方、烧窑、开窑,日复一日的看,有时候一天去到好几个窑口,跟师傅们聊天,全流程的学和请教钧瓷的制作工艺,也结交了一批行业内的老师和朋友。”这一年的学经历让姚剑锋从“门外汉”逐渐成为半个“门内人”,跨界带来的“行业壁垒”也在不断的学和消化中慢慢削减。姚剑锋觉得,我可以自己动手试试了。“2020年底,我在工作室搭起了自己的第一口窑,真正开始了变身‘钧瓷匠人’的道路。”

一片匠心在“玉壶”

从零开始 与寂寞和内心折磨为伴

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环境,一切几乎都要从零开始,技术上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使他在无数个深夜难以入睡,自从开始自己动手烧窑,每一次的开窑都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一次烧窑需要17个小时,等待窑温冷却又需要一天,需要降到几十度才能打开窑门,烧窑的过程就是泥与火的升华,在开门之前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夜晚我都是一个小时起来一次看一下温度,到后面都是数着分秒在等,窑开的多的,黑眼圈就成了家常便饭。”姚剑锋说。钧瓷属于高温瓷,往往需要烧到1300度才能烧成,上釉比例、气氛变化、火候调控都需要恰到好处,才能达到胎与釉的完美结合,这些都要靠自己来试验和摸索,一窑开出来十不成一成为常态。刚开始烧窑的几个月,每当夜深人静,姚剑锋都会辗转难寐,内心会涌起打退堂鼓的念头。“每失败一次都意味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打了水漂,并且因为我一上来就选择挑战高难度,烧制圈里很少有人愿意烧制的宋钧釉色,对出品的要求很高,导致失败了也很难一次找到症结所在,只能自己一点点的尝试。”

一片匠心在“玉壶”

(烧废后砸掉的瓷器碎片)

工作室对面有一个依山而建的窑洞,姚剑锋修复后当做存储原料和茶器的仓库使用,地上的框子里满满都是烧制失败的茶壶茶杯茶承,流釉、过足、开裂、发色不均匀、气孔,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影响茶器的美观和价值。每次看着成框成框废掉的心血之作,内心深处的魔鬼总会告诉姚剑锋要放弃,但匠人的信念总会在黎明来临前告诉自己要坚持,背井离乡选择的一条新的创业路,如果就这么退缩了以后肯定会有遗憾。“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一窑不行就再来,再来不行就十窑,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把它烧出来。”第二天天一亮,姚剑锋抹了一把脸,又投入到新的学和研究中,拿着烧坏的茶器去找村里的同行大师交流,去别的窑口学和请教,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烧制成功率也在一次次失败和总结中慢慢提升。

一片匠心在“玉壶”

以玉入釉 传承创新古陶瓷技艺

在中国陶瓷悠久的发展史上,宋代瓷器以“清纯谈雅”的优秀风格卓立于世,明代谢肇淛的著作《五杂俎》中记载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正是对宋瓷的描绘。作为北宋时期皇家御用瓷器的代表,宋代钧瓷(以下简称“宋钧”)器形优雅、釉色纯净,以单色瓷居多,釉色以天青、天蓝、月白为主,这在当时一切自然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能烧制如此漂亮高雅的釉色,实为难得。直到近现代,很多钧瓷大师工匠都在尝试仿制宋钧的传统釉色和器型,但很难复原古宋钧的韵味,烧制的成功率也很低。

姚剑锋本人也是宋钧釉色的忠实拥趸,从第一次接触宋钧的釉色和质感,他心中就燃起了复原宋钧的火苗。“我内心其实很清楚,想完全复原宋钧技艺凭我个人的能力和经济实力肯定没办法做到,那么多同行大师努力那么久的事情,不可能我随随便便就能干成。”姚剑锋的头脑很清醒。怎么能结合自己所长,能在复原宋钧的道路上不断的传承创新,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钧瓷里有很多玛瑙入釉的成功尝试,烧制出来的质感确实比普通的釉色更加油润光泽。我原来一直做的就是玉石生意,同样都是矿物质,和田玉能不能入釉呢?我决定试试看。”秉持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姚剑锋从老家南阳的玉石市场采购了大量的和田玉料,长途运输到神垕的工作室,把和田玉研磨成粉,添加进原本的釉料里,又找到当地最好的配釉师傅进行配比调试,进窑烧制,虽然抱有极高的期望,但第一窑因为经验不足,烧出来的瓷器仍是面目全非。“这方面我还是个挺执拗的人,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没关系,再来,一定能成功。”经历了前后几个月的反复调试,终于苦心人天不负,烧出了让自己满意,让同行点赞的宋钧茶器,一时间不少人登门交流,当初不看好能烧成的本地师傅也对姚剑锋竖起了大拇指。

一片匠心在“玉壶”

让传统之美回归现代生活。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复原古陶瓷之美,是姚剑锋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茶器是君子之器,君子温润如玉,君子之器也应该有玉器的温润质感。这是我对我的作品的理解和追求。”走进姚剑锋的瓷器展厅,一件件颜色淡雅、器型大气、釉色稳重的作品楚楚有致,摸上去能感受到如婴儿皮肤一般细腻柔软的质感。“我烧出来的茶具不仅要做到器型和釉色的考究,还考虑到喝茶的实用性,茶壶和茶杯注水不烫手,力求给茶人最舒适的使用体验。”

除宋钧之外,姚剑锋还在尝试钧瓷炉钧釉色“敦煌釉”的创新研发和北宋官瓷的还原烧制,也在把自己玉器雕刻的技艺和钧瓷造型相结合。“我个人的定位就是一个搞创新研发的工匠,也想通过我微薄的力量,为钧瓷行业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一片匠心在“玉壶”

七月的神垕草木苍翠,槐树湾村背后的山上,电力风车一圈一圈的循环往复,仿佛在演绎着时间的轮回。村里的一个钧瓷工作室迎来了直播团队,传统的钧瓷技艺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瓷器之美。这是姚剑锋来到神垕的第三个年头,“弥芥堂”也在槐树湾村站稳了脚跟。跟记者聊完的他转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产品研发和烧窑,忙碌的身影沉稳而坚定。(图/文 袁野)

标签: 一片匠心在“玉壶” 青年艺术家姚剑锋 弥芥堂工作室

(责任编辑:news10)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