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地市新闻 > 正文

彩陶坊天时•对话河南文博| 仰韶村之魅

彩陶坊天时•对话河南文博| 仰韶村之魅
2023-06-27 14:00:46 来源:中华网河南
 

夏末下了一场雨后,就是秋天了。

我们再来仰韶文化博物馆,已经说不上是第几次了?但,一次与一次来的感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每次来的时候,总有新的发现——百年来考古的雕塑墙、院中考古名家的塑像……

这还不是足以吸摄魂魄的全部。

踏踩在黄河南岸的这块土地上,思接千年,你怎么会想到,一缕文明的星光就是这样如烟如缕、如诗如画地从历史地深处走来,它和我们的先辈同行和鸣,现在继续和我们一起,继往开来。

01

细说发掘过程

这次和我们同行前往仰韶文化博物馆的是贺晓鹏同志,他是中共渑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现职之前,曾在当地文旅局工作6年,对于仰韶文化熟稔,甚至为了“百年仰韶”的庆典,在提升博物馆陈展水平期间,连续在博物馆内整月未归。

仰韶村国家遗址公园内,有三道人物雕塑,分别呈现了遗址前三次的考古工作的动态。贺晓鹏副部长向我们讲述了100年间仰韶村遗址四次发掘过程。

第一次: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仰韶村遗址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主持发掘,北平地质调查所采集员刘长山、陈德广、白万玉,姚某张某(后二人佚名),加拿大骨骼研究专家步达生博士和奥地利生物学者师丹斯基博士参与了后期工作。

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仰韶村是远古人类居住过的遗迹,初步认为其是一个远古文化,按照当时国际上考古学惯例,将其命名为“仰韶文化”。

第二次:1951年6月28日,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调查团夏鼐、安志敏等4名专家学者对仰韶村遗址进行第二次挖掘,这次发掘发现有排型稠密的墓葬9座,出土仰韶红底黑彩和深红彩的罐、碗,小口尖底红陶瓶、灰褐夹砂陶鼎等。

这次发掘的范围还扩大到仰韶村附近的不召寨、下城头和羊耳河村等处,这次发掘提出了“仰韶和龙山的混合文化”观点,从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个提法是不准确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不同的文化类型,是承接关系,而不是两种文化的混合类型。

第三次:1980年10至11月和1981年3至4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先后派出赵会军、丁清贤等带队,分成两批,先后4名考古工作者参与,在渑池文化馆的配合下,对仰韶村进行第三次发掘。

这次发掘,厘清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属于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发现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层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堆积层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发掘者将仰韶村遗址分为八层、四期。证明了仰韶和龙山文化是承上启下、相互衔接的。仰韶村遗址内涵得到了准确结论。

02

穿越7000年的小口尖底瓶

2020年8月22日,仰韶村遗址开始了第四次发掘。这次发掘由国内仰韶研究的前沿学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博士总负责、李世伟现场负责。

这次发掘发现了丝绸、玉环、硬度与今天相仿的“混凝土”地坪等遗存,从仰韶村遗址小口尖底瓶样品中提取到的微体化石,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多学科分析研究,认为仰韶文化中晚期小口尖底瓶样品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极有可能是以黍、水稻等为原料制作的发酵酒。

因此证明,仰韶村先民使用了发芽谷物和曲发酵这两种酿酒工艺,这为仰韶文化中心区域粮食酒的酿造和消费提供了直接证据。

7000年后,同样的小口尖底瓶,仰韶酒业集团承载着古先民用来酿酒、储酒、盛酒、礼敬的智慧,以一款彩陶坊天时酒,将“太阳、月亮、星星”三款各具特色的产品推向市场,以文化力量通过创新赋能的途径,来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世界品味中国白酒“大道至简,天人合一”精髓的同时,更赋予仰韶文化一种新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再放光芒!

彩陶为什么大多是红色的?|| 仰韶彩陶坊天时•对话河南文博(13)

https://mp.weixin.qq.com/s/xAqhXnun7WvjL9FVskgtwQ

文/杨珊春

“到河南,喝陶香”“爱河南,喝陶香”,由仰韶彩陶坊推出的此类广告,十多年来,从户外高架,到城市地铁,从车站巨幅到社区抬杆,仰韶彩陶坊的品牌早已深植入心。1亿河南人在宴饮、接待和朋友聚餐选择上,“仰韶彩陶坊”对于消费者来说,早已成为自点率极高的产品。对于终端渠道商而言,“仰韶彩陶坊”则早已是他们吸引客流量的必备产品。

由仰韶文化,到仰韶彩陶坊,二者的相互成就和相互衬托,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对仰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喜爱,并由此对中华几千年文明增加了更多自信。无疑,仰韶酒业在传统文化知识层面对社会的普及起着推波助澜的极大助力。

在众多陶器中,我们都知道或许都见过红陶、白衣彩陶、灰陶、黑陶,为什么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大多是红色的呢?——

01

原始烧造技术注定了彩陶的底色

“仰韶(文化)时期,不管是裴李岗时期,不管(是)仰韶时期,陶器都是以红色为主。那么早期陶器为啥是红色?这主要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工艺制作水平以及烧灶水平决定的。早期陶器最原始,是平地堆烧,没有窖炉。后来发展到半地下穴,这种情况下,没有办法形成还原气氛,就是我们土话说的‘没办法捂火’,没法和周边的氧气断绝,所以在氧化状态下烧出来必然是红色。为啥到龙山(文化)以后,逐渐变成黑陶灰陶了?因为那个时候窑炉已经出现了。土话说,可以‘捂火’了,可以断绝周边氧气,可以有多余氧化碳进行还原。氧化碳,我们都知道是一种强化剂。这个还原状态下,材料才能变成灰色或者黑色。”

在登封窑博物馆,看着存放的史前各个时期的陶器,博物馆馆长李景洲对我们的提问这样讲解道。

02

自然地理与泥料取材铸就的彩陶基因

从地理角度和泥料的取材上,呈现红色的仰韶时期的彩陶有着更加天然的“基因”——

卡日曲,在藏语中的意思,便是指“红色的河”。它自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雪山流出,流经大面积出露的第三、四纪红色地层,并携带大量红色泥沙,最终与冰川融水的涓涓细流汇集成黄河水的源头。2008年,卡日曲经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实地考察,按照国际河流正源确定标准,被确定为黄河源头,并于2009年通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

从两岸大山插云、峭壁耸立,到峡道狭窄、水急险滩,九曲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滔滔河水挟着滚滚泥沙,穿峡越谷,在5687米长的“跑道”上,一路由西到东、由高到低,在水面落差达4480米的“黄色丝带”上奔涌着,呼啸经年。

到了河南的三门峡,黄河一路穿过了海拔一两千米的黄土高原。这些新生代第三、四纪的、含有一定量铁质、颜色红黄而又有粘性的沉积物,覆盖在整个高原之上,薄的有几米,厚的则达几百米。它们干燥时坚固得象岩石一样,一遇雨水渗透,就会土崩瓦解。每逢雨季,在雨水渗透、黄河巨大水量奔腾倾泻的冲击下,黄土变成了流泥,悬浮在水中,随流而下。在遇到平缓开阔的地方,就慢慢淤积在一起,又经过河水千百次的涨水、落潮、冲洗、拍打、沉淀,含沙的粗泥慢慢沉积在下面,上面精细、均匀、纯净的黄粘土、红土也逐渐聚集在一起,这就是那具有可塑性的又有一定粘性、立性好的、原始社会先民们用来制陶的最好的天然原料。

据李湘生在《试析仰韶文化彩陶的泥料、制作工艺、轮绘技术和艺术》一文中论及,“我对彩陶原料试制的结果表明,古代黄河流域的先民们用以制作彩陶的泥料,是经过黄河及其支流水自然淘洗沉淀的黄粘土和红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周仁等同志认为:“黄河流城一带的土在化学组成上和古代陶片比较接近,我们只发现了红土和沉积土,它们的可塑性和操作性能都比较好,烧成温度也比较合适。”

由此可知,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制作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以红色为主的彩陶,是那个时代最原始的力作,正是这个以“土”为母体的、无声的语言艺术,不仅让山和水、泥和沙有了文明的记忆,更使亿万华夏儿女从此有了情感归宿和精神家园!(中报酒业 文/杨珊春)

标签: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