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15岁少年深夜飙车撞死老人,父母被发《家庭教育令》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报道,去年11月14日,生活在扬州的当事人吴某骑摩托车严重超速,致使一名三轮车驾驶员去世。警方走访发现,由于吴某父母长期疏于管教,长期由爷爷奶奶照看,导致吴某与社会闲杂人等厮混,并从事不法勾当。
从案件情节上看,吴某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犯罪,但是,由于吴某未满16岁,原则上不承担刑事责任,警方只能对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最终,法院审理认定吴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由其监护人向死者家属支付赔偿金,并向吴某父母下达了《家庭教育令》。
新闻曝光后,不乏有网友对此表示疑惑。有人认为,“一条人命只是发个教育令”的做法不足以震慑此类犯罪行为,也有人不理解“教育令和写保证书的区别在哪”。面对舆论场上的争议与质疑,红星新闻采访了长期从事青少年法律与心理服务的专家、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据专家介绍,在法律依据层面上,202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如执法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而在立法目标层面上,发出《家庭教育令》的用意,则在于为走上歧途的未成年人提供更完善的引导和管教。
近年来,在媒体的集中报道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不时见诸报端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不仅冲击着社会大众的道德底线,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降低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等八种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在坚持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回应了社会呼声。然而,具体到近日这起“少年飙车撞死老人”案件上,尽管法律已有调整,交通肇事仍不属于16岁以下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罪名。因此,不论公众如何看待这起事件,有关部门都只能对其加强教育,而不能越过法律的界限。
对于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犯罪者,刑法并非不管不顾,而是规定应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扬州市有关部门发出《家庭教育令》,正是为了责令吴某父母对其加以管教。从理论上看,如果吴某父母能从儿子的所作所为中吸取教训,在反思的基础上改变教育方式,使其脱离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与社交环境,吴某也可能在成年之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是,这一目标在现实中能否实现,却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网友们质疑与担忧的重点。
公众之所以对未成年人犯罪事后处置多有疑虑,并非出于法律本身的问题,也不是人们非要追究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而是人们不能确知,这些教出“少年犯”的家庭是否担得起矫正子女人格的责任。有关研究也显示,未成年人犯罪者成年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再度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为了防止这类悲剧再次发生,确保未成年犯罪者得到有效教育,有关部门不能只对监护人“发令”了事,而应建立有效的追踪、评估、支持机制,对教育效果施以考察和加强。具体而言,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回访、咨询,确认家庭教育的成效,并在必要时出手介入,责令管教不利的家长接受教育指导。在家长不能正确履责、教育效果严重堪忧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也应考虑承担兜底责任,通过专门机构依法代替家长对当事人加以矫治。
当下,正如受访专家所言,在未成年犯罪者的家庭教育问题上,整个法规还不是很配套,也不够系统和完整。只有不断对这套体系加以完善,公众才能真正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放心。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为了消解社会舆论的关切,更是为了保护好未成年人,对犯下大错的孩子们的前途与命运负责。
标签: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