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法制 > 正文

实习生冒名招“代工” 别当恶作剧看

实习生冒名招“代工” 别当恶作剧看
2022-07-07 17:02: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有实生假冒券商行业分析师招聘实生的事件引发热议。据《证券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刘某,以正规分析师名义给自己招“小黑工”,为自己服务,并煞有介事承诺“实6个月以上可获得留用机会”,最后却以“临时缩招,卡学历”等理由“拉黑”别人。

复旦大学对此回应称,将在相关情况调查核实完成后根据校纪校规严肃处理。此前录用刘某的证券公司,也表示与之解除或暂缓签订就业协议。

相比过往被虚假实、内推等信息骗财的同学,本次上当的毕业生虽然没有明显经济损失,但实际造成的损失可能要远超金钱。对于“栽倒”在该实生手里的同学来说,在辛苦实数月,写了最多近百万字研报后,非但没有留用机会,连实证明和背调材料都无法获得,甚至错过秋招、春招的机会。

刘某曾在多家券商实,说明能力得到金融机构认可。然而,就向来讲究诚信、自律与背景调查的金融行业而言,刘某暴露出的品性又显得与之格格不入。金融行业是一个要求对负面人物市场禁入的行业,刘某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令人遗憾的是,媒体报道中的刘某显然并未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学院工作人员辩解称“每去一个新单位就把这些实生拉上,是给他们一个新的机会”。

尽管该起事件的性质在法律层面如何界定尚无定论,但于个人私德与公序良俗,刘某均难以自圆其说。一方面,损人利己,拿别的实生辛苦写出来的报告作为自己的成果,并耽误别人就业。另一方面,刘某在整个过程中盗用首席姓名,发送虚假实协议与保密协议,可谓处心积虑。

曾有人将金融行业比作一个名利场,但越是如此,从业人员行事越要审慎,否则难免在将来铸成大错。因为疫情影响,毕业生(包括国外高校毕业生)远程实、线上实已经在行业内司空见惯,只有微信或电邮接触的背景情况,的确给了刘某把构想“落地”的机会。深究下去,刘某能够连骗数十人的原因,可能还在于部分毕业生更相信人脉,相信内推,相信校友、同乡在就业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要超越个人本身能力,从而忽略了各家券商一再提醒过的实也要走人力部门专门流程,简历只会由专门平台或者指定邮箱来接收。

刘某的例子,再次提醒即将离校或刚离校不久的毕业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标签:

(责任编辑:郭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