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原创 > 正文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2019-09-04 14:29:33 来源:中华网河南
 

“家家挂神轴,年年换新装”,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随着时代的发展,木版年画日渐式微,可仍有一些老手艺人坚守着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中华网河南频道【守艺中华】栏目专访刘氏“瑞兴和”木版年画第18世传承人刘尊林。听一位耄耋老人与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瑞兴和”木版年画之间的故事。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个人简介】刘尊林,82岁,刘氏“瑞兴和”木版年画第18世传承人。郑州市高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州市高新区文化顾问、郑州市高新区书法协会首届副主席。任两所小学、一所中学、一所大学的校外辅导员,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曾获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集体、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荣誉。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三岁耳濡目染 画龙点睛技艺精湛

走进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尊林大师工作室,墙壁上贴着各种题材的木版年画,线条细腻轻柔,色彩鲜艳纷繁,散发着传统手工技艺的特有魅力。这些传神之作便出于刘氏“瑞兴和”木版年画第18世传承人刘尊林老先生之手。

在过去,中原地区有“家家挂神轴,年年换新装”的习俗,于是刘氏“瑞兴和”木版年画手艺很快就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作坊和季节性产业。“在过去,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都把它张帖在门窗或者居室里,使得满室生辉,春光荣荣,既表达了主人的心愿,又烘托了新年的气氛。”刘尊林老先生介绍。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刘尊林老先生也回忆了解放前大伯刘运通和父亲刘运和组织家人制作神轴的场面。印刷、上色、加厚、上墙,装裱、定轴、上绫、涂金,全家上下不分男女老少齐上阵,连七八岁的小孩子也要手端盛颜料的碟子,用毛笔为神像画眉毛、打口红。

“3岁时大伯就安排我描眼珠。大伯说,描眼珠是很重要的一步,描好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怎样才算好?那得让不同方向走过来的人都觉得画中人是在盯着自己、朝自己这个方向看。”刘尊林说,大伯是个严厉的人,作为一家之长,他对家人管理很严格,但是又极通人情。而刘尊林极具天赋,加上对木版年画的热爱和刻苦勤奋学习,他12岁的时候便已经掌握了雕刻、印刷、上色等制作木版年画的手艺。

“瑞兴和”木版年画 三百年历史久负盛名

一刀一刻画解万千世界,一寸一尺摄入世间万象。刘氏“瑞兴和”木版年画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所在地为新乡市获嘉县南阳屯,地处豫北平原,曾是牧野大战古战场。该地佛、道、儒三教荟萃,寺庙众多,宗教活动频繁。每逢重大节日,人们祭天地、念祖宗、拜神灵,年画作为人们祭祀神灵、先人的供奉载体,需求者众多。这也使“瑞兴和”木板年画更具有地方性特色。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刘氏瑞兴和年画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风格迥异,既简单又夸张,既通俗又高雅,既细腻又粗狂,每一幅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年画内容也十分丰富,有三皇五帝、观音菩萨、鲁班关公等,并且从选材到制作工艺也都有极具严格的要求。

“木雕版(古称印版)以花梨木为最好材料,现存雕版多为本地梨木、核桃木、椴木制成雕版,在雕版上涂墨,过去多用棉纸作为底纸(现在均用宣纸)压印成像,贴在案上或墙上,按不同人物的形象、衣着、面孔细描上色、上绫,再按用户要求加厚层,而后装上上下轴、吊线,这样一幅精美的年画便做成了。”刘尊林说。

因此,刘家口碑极好,刘氏“瑞兴和”木版年画也得以广销各地。刘家生意兴隆,他们曾直接到大户人家制作神像,也曾为县“龙王庙”、“福善寺”等大殿制作、修缮壁画。刘尊林老先生的父亲刘运和制作的雕版影响很广,周边不少庙堂寺院顶檩上还写有“画工刘运通、刘运和”的字样。

匠心守护 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祖祖辈辈的匠心坚守,使这门古老而又独特的工艺得以薪火相传,到了刘尊林这一代,他不想让这门传统手艺走向消亡。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刘尊林也重新认识家族的“瑞兴和”木版年画手艺,所以退休后的一直致力于木版年画的申遗工作。为传承已经濒危的家族技术奔波各地,搜集、整理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各种资料,丰富完善项目内容。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原来家里祖传的雕版有100多块,很珍贵,文革时破坏了90多块,目前尚存明、清雕版10块18面,虽然十分破损,但看上去还很精美,专家初步认定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刘尊林老先生说。

神轴原为古时家族绘制,上有家族列祖列宗先考先妣的画像,供后人祭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后来神轴中的人物扩展到了神像、历史人物、佛、道教、民间传说故事等,是祭祀、镇宅、祈福的供奉载体,统称为木刻版年画。据现有资料考证,“瑞兴和”神轴画和木雕技艺制作已传承300多年,“瑞兴和”木版年画项目现在已经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坚守本心 薪火相传

“神像画轴反映了人们对先贤名人的崇拜敬仰,对研究中原地区民俗文化、民俗风情及观念、信仰有重要价值。”可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画早已被人们淡忘,又有谁还会在一个现代化的客厅里挂一幅年画呢?老物件已经失去了实用性,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能否注入新的东西延长其生命力?这是刘尊林苦苦思索的。从坚守本心出发,刘尊林也在不断探索。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老画匠越来越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学,以经济为主导的价值观使得神轴制作失去生存空间。为了传承家族的技艺,我上了业余书画班,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进行保护。”传承是一种使命,刘尊林说不光自己要学精练好,更要为木版年画融入新鲜的血液。刘尊林老先生成立了“家族技艺传承班”,自购雕刻工具,文房四宝等制作木版年画的工具,亲自教授这门技艺,他的儿子及侄孙都是传承班的成员。

【守艺中华】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匠心守护“年味儿”薪火代代相传

刘尊林的手艺众所周知,很多对木版年画感兴趣的人前来拜师、学习,虽是高龄,学懂、弄通、做实仍是刘尊林坚守的信条。一张年画要经过画稿、抽线、刻版、印刷、彩绘、装裱等工序,每一道技巧他都会手把手地教给徒弟,鼓励他们勤加练习。除了手艺的传承,刘尊林在退休后还在各个学校进行授课,传授木版年画的知识看,让这一传统手艺广为人知。

正是这些老手艺人对民间传统工艺孜孜不倦的坚守,才深切唤醒了全社会对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视。“看到国家及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刘尊林也越来越有信心将这一传统的民间手艺保护好,传承好。”刘尊林老先生说。

标签: 守艺中华 刘尊林 木版年画

(责任编辑:郭志萍)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