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春节走亲戚的一次经历,那是我感受家风传承的真实体验,那是我跨越时代走进祖辈情谊的感动之旅……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豫西南地区的民风淳朴,我发现了党带领群众翻身致富不忘本的底色,我发现了家风传承之于青少年发展的重要。
今年春节第四天,按家乡风俗是妈妈“大年初四回娘家”的日子,舅舅一通电话邀约道:“咱们去干爷家看看吧!”妈妈高兴地应声道好。“妈妈还有干爷?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呢?”我疑问的同时,稍微拾掇一下便跟妈妈先到舅舅家汇合。
初到舅舅家,看着舅舅、舅母和妈妈照面后,三人便念念叨叨的不断从家里把礼品、米面油、糖果、生活用品、粉条等东西盘上车,装了满满的整个后备箱后,我还疑问地问妈妈:“妈,过年看望亲戚带礼品就行了,咋还拿这么多生活用品?”妈妈却笑眯眯地告诉我:“到了你就知道了!”
在前往目的地邓州市刘集镇王营村的路上,舅舅才率先打开话匣子:那时候我们都还小,我们的爷爷,也就是你的老外公,一个人养活一大家子,生活很清贫,常常挑担子沿路到邓县卖菜,每次晌午偏担挑子步行到王营村时又渴又饿,老干爷家当时是咱们老家往西这一片有名的大户,老干爷看你老外公勤恳,卖的菜也价格公道、品质不错,就经常在你老外公饥渴难耐时给碗水喝、留顿饭吃。一来二往,老干爷便和你老外公熟悉起来,你老外公也把多的菜送给老干爷家,老干爷也常把一些粮食送给你老外公,两人还认亲为干兄弟……
讲到这里,车子缓缓停了下来,我们到达王营村一座比较陈旧的老式楼房门前,舅舅迫不及待地边下车边高声喊:“叔,我们来了,哈哈哈……”,几位长辈闻声出门,边出门迎接边热情地说:“林芳(舅舅的名字),你们来了,快!快!进屋坐!”,几个同龄小孩也蹭一下飞奔过来帮我们提东西。
热情的场景,仿佛多年未见的亲人。进屋以后,大人们互相嘘寒问暖,问近来生活状况,问子女发展学业……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老干爷家男的在堂屋说话,女的在灶屋备菜,午饭特别丰盛,菜上齐之后,我很吃惊——这顿饭堪比满汉全席,鸡鸭鱼肉,牛羊猪肉,炸莲菜、炸丸子、炒青菜,足足有二三十道之多,看着还特别诱人。饭桌上每个人都很热情,旁边的姑奶还不时为我夹菜。
舅舅们酒过三巡,王家爷爷还感慨地说:老一辈的感情,给我们造了福呀!以前我父亲在时家境好些,帮你们一把,老一辈相继去世,咱们还能不间断来往,这些年林芳没少帮我们一老家,买农机、看病找大夫、娃们找工作、上学,大事小事,他都没有推辞,当自己家的事办,还从来不叫我们花钱,这份恩情值得我们老王家后辈记住。舅舅连连说:这是应该的,应该的!当年不是干爷照顾,我们一老家日子都维持不下去,我妈在世时还常教育我们,要记住这份恩情,我做的很有限,很有限……
筵席散去,茶水一杯又一杯喝淡后,舅舅、舅母和妈妈依依不舍上车准备回家,老干爷的儿子、孙辈、重孙辈十几人在车窗外招手告别,两家的感情好像更浓了,因为我和负责开车的表哥,以及老干爷的重孙辈,这第四代人感受到了老一辈和上辈人的恩情之重,也加入了这个跨越几代人还相互感恩的序列。
(作者:南阳市三中伏牛路校区1901班程思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