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原创 > 正文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2021-10-28 15:06:37 来源:中华网河南

中原人对黄河的感情极为矛盾,她既是母亲河,又是头顶的一盆水。黄河进入中原地区,落差减小,泥沙逐年堆积,久而久之,黄河成了地上悬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中原地区的多次受灾,都是由于黄河。

但是奔腾的黄河又将她最精华的内容留给了中原:中原大地上,汉字的诞生与发展、20多个朝代200多个帝王建都或迁都、丰沃的农田土地……黄河造就了广袤厚重的中原文化。丹炻,也是黄河造就的精华之一,丹炻千百年的传承发展,离不开那一把黄河泥。

丹炻——泥土与火的艺术

固城丹炻,2016年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年来,陶瓷是世人所共知的,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陶与瓷之间,还有炻。炻器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产物,是陶的升华,瓷的前身。丹炻,就是让泥土披上一层金属的外衣,不上釉却胜似上釉。

丹炻源于黄河古陶,是用炼丹的原理炼制的土制结丹炻器,汲取了陶与瓷的精华。丹炻是泥土与火的艺术,是将天然的原式泥料与各种矿物元素分别焖制、发酵、提炼、选配组合并使用赵家独特的烧制技术将泥土与矿物元素高温熔炼,最后得到的器具泛着金属的光泽。丹炻有着铁之质、玉之润、金之声,光亮晶莹,韵味厚重。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今年六十岁的赵承祥是赵家丹炻艺术的第十五代掌门人,肩负着传承和恢复丹炻的重任。赵老师说:“好的丹炻,黑者如漆赋墨玉之美,黄者如铜泛青铜之光,灰者如银透月白之亮,青蓝者如雨过天晴的蓝天。”

大浪淘沙,黄河边经过沉淀的那捧黄河土是制作丹炻最好的原料。黄河一路奔涌而来,携带的大量泥土留在了中原地区,这是制作丹炻最优质的材料。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也见证了这一个个黄河所孕育出的文明在繁衍传承。

七十八道工序、三年的发酵,一个成品的现世,需要数年的等待。在千百年前,在宋徽宗指尖,这种极简的炻器,契合了华夏儿女最高级的审美志趣。纵使千年之后,它逐渐消失在人们眼前,但是在那遥远的黄河边,在那中原大地上,他依旧闪耀着光辉,凝固着时间。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赵承祥制作的发酵了三年的泥)

斯是陋室,不改其乐

见到赵老师,是在一个过渡房中,共有三间。

进门一间就是赵老师的接待室,房屋中间有一个茶桌,茶桌上一字排开的都是赵老师用丹炻技术所制作的茶具,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金属的光泽。整个房间,从墙面到布局再到各处细节,均与丹炻有关。在一些角角落落,都堆满了赵老师制作好的丹炻器物。这样一间房间,简简单单,却又从丝丝缕缕间,感受到那种磅礴的传承与热爱。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墙上贴的有关陶炻文化的海报)

今年六十岁的赵承祥,已经不记得从事丹炻技术多少年了,在他看来,自己从小就跟在父辈身后,看着那汹涌的窑火,听着陶瓮里泥土发酵的气泡声。拉坯、捏塑那是童年的经典游戏,揉泥、打磨那是少时的日常活动。“我打小就接触丹炻,说不上学,只能说是耳濡目染,前人带后人一个个带出来的。”赵承祥说,丹炻,坚持下来不容易,如果不是足够的热爱和传承丹炻的担当,很难走下来。

赵老师26岁跟着父辈一起烧窑,33岁成为了赵家窑坊的一名匠人,51岁成为了掌门人,他这一辈子都献给了丹炻。多少年来,赵老师就在这个小屋内,一遍一遍摩挲着自己的成果,那些在黑暗中反射着光泽的器具,那一面代表着家族的徽记,是传承、是热爱、是他的一辈子。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窑火承千年

在谈话间,赵老师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赵老先生整理的关于丹炻的知识点,从丹炻的原理到丹炻的制作过程,一整本笔记本,页面都开始泛黄了,一些笔记增增减减,这本本子,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了。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赵承祥记录的丹炻笔记)

赵老师骄傲的说,当年,好多匠人都来赵家学艺,艺成之后就自立灶火,那时候基本家家都在烧丹炻,也就成就了现在的陶艺村——固城村。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一家家窑火开始熄灭。由于一批丹炻的产生需要数年的光阴,失败率高,有人失去了耐心,有人受不了疲乏的体力劳作,整个村子乃至全国,如今也只剩赵承祥这一家窑火还在燃烧。

在过往的数年,赵承祥都在担心丹炻的未来:会失传吗?该怎样传下去?赵家的祖训,丹炻技术不传外姓人,而且对传承人的筛选极为严厉。但是时至今日,丹炻面临的现状是濒临绝迹,赵承祥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于是赵承祥写了一本书,里面详细地介绍了丹炻的原理,制作过程。甚至连丹窑该怎样建,赵老先生都一笔一划详细地画了出来。他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在咱这一代手里丢掉。”赵老先生的愿望就是希望这门手艺能传下去,更好的传下去。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赵承祥画的丹鼎窑详图)

在2012年,赵老先生用一砖一瓦垒出了一个丹窑,当时的他满腔的兴奋,他有个执念,一定要烧制黑七彩,他觉得那才是能代表赵家技艺成就的作品。但是“7·20”郑州特大暴雨来了,那天的赵承祥冒齐腰深的水来到了窑边,窑塌了。

三个多月后,历经九十多天,就在2021年10月25日,赵承祥又将窑建好了,新窑站立在贾鲁河边,又焕发着崭新的勃勃生机。但是赵老先生说,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他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做几次。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赵承祥新建成的窑)

赵老先生有个三岁的小孙子,每次来窑上时,都会带着他。赵老先生在窑里工作,小孙子就在旁边看着,玩着。赵老先生说,赵家每一代传人都是这样的,从小就在旁边看着、学着,他希望小孙子以后也会成为赵家丹炻艺术的传承人。但在询问小孙子他未来想做什么时,他干脆利落地告诉我们:“我想当兵!我以后想去开战斗机!”赵老先生听了,满脸含笑地看着小孙子:“好,开战斗机,咱开飞机。”

在窑前,赵老先生跟小孙子笑着、闹着,我们不知道赵老先生笑容的背后,有没有对丹炻未来的担忧,也不知道赵老先生是怎么看待小孙子的未来的。但是此时的他,是那个守护小孙子梦想的慈爱的爷爷。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赵承祥在丹鼎窑前)

【守艺中华】丹炻传承人赵承祥:一把黄河泥,一生丹炻情

(赵承祥的小孙子)

临走时,猛然回头,发现赵老先生的小孙子正蹲在丹窑旁边,拿着赵老先生的工具,搅动着地上的泥土,阳光洒在小孙子身上,映出金色的光辉。(闫冰洁 崔明恩 庄佳珍)

标签: 守艺中华 赵承祥 黄河泥

(责任编辑:newscj)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