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医圣山上的医圣张仲景。陈飞 摄
河南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仲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仲景文化在这片大地薪火相传。作为医圣故里,南阳持续打响仲景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致力于推动中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名医故里暨第十届仲景论坛等活动启动。杜明 摄
南阳人信中医、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努力在中医药传承发展道路上扛大旗、走前列。南阳连续举办十五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文化在国内外影响力日益提升,以艾草为代表的“八大宛药”久负盛名,特别是艾草种植面积全国最大,艾产品生产销售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局,出台扶持措施,成立产业基金,设立研发平台,全方面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
南阳中药材半成品及成品。杜明 摄
作为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南阳历史上盛产天然药物2436种,其中拥有以“八大宛药”为代表的道地名优药材30余种,是全国著名的艾草之乡、辛夷之乡、山茱萸之乡。全市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品种79个,种植面积190万亩,建成22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28个“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8个“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5个定制药园,中药材种植年产值70亿元。
医圣拜谒大典。崔松涛 摄
南阳中医药文化底蕴厚重,医圣张仲景奠定了南阳在全国中医药界的历史地位,医圣祠成为仲景文化展示交流的窗口,每年有80万人次来此拜谒医圣、寻根问祖、游览祈福,极大提升了南阳中医药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成功举办了15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10届仲景论坛,张伯礼、石学敏等数十位中医界泰斗、国医大师、两院院士在此讲学论道、研学经方。南阳以打造“两地一都”(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为目标, 着力将中医药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探索了新路子,努力实现中医药优势再造和振兴发展。
南阳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中医药工作活力,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重塑管理体制,强化政策引领,争取支持合作,着力创新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增强中医药发展活力。同时,南阳实施六大标志性工程,增强中医药发展引擎,南阳市委市政府在试验区建设中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从市委政府层面谋划50多个中医药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工程、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程、医圣文化园工程、南阳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张仲景实验室”建设工程、艾草产业园建设工程。
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活动。杜明 摄
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动能方面,南阳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活动”,全市9700名中医师全部开展签约服务,每名医师签约200-300个家庭,为“一老一少一残一优抚”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目前已签约400多万人。为做好此项工作,开展了经方培训和中医药适宜技术遴选工作,对基层中医师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轮训、推广。同时建设共享药房,实现免煎配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这一做法被省卫健委全省推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相关文件中采纳。
此外,南阳着力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市中医院新院区,推进新野、内乡、镇平、方城、唐河5个县中医院项目建设,立项5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项目。打造龙头中医院,规划建设市中医院“一馆六院多中心”。在市中医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豫西南硕士点。加强市中医院人才建设,市中医院高薪引进5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骨伤专业16名;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训“青苗人才”33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36人、全科医生培训70人,开展第三届“南阳名中医”评选活动,“仲景书院”第三期如期开班。
在中医药科研创新方面,南阳聚焦仲景方药、创新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向,联合国内外中医药一流高校、知名科研机构和本市龙头中药企业,通过省部共建、成立分中心、合作共建等方式,搭建多层次科研平台。全市获批中医药类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科研平台2家、市级科研平台6家,先后承担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43项。
中医药文化夜市。杜明 摄
南阳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弘扬仲景文化,推进仲景文化弘扬传承,打响张仲景品牌,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先后策划举办“医圣拜谒大典”、创办“中医药文化夜市”、牵头开展“南阳首届健身气功八段锦锦标赛”、全媒体传播矩阵深入开展“仲景大讲堂”活动、加强仲景文化交流,向全球展示医圣张仲景故里的城市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中医药产业成果。
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迅猛,未来可期。南阳将中医药产业链作为全市支柱产业链,推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并致力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提升中医药发展能级,先后实施宛药振兴计划,打造“宛药经济走廊”,依托“两山两源”(伏牛山、桐柏山,丹江源、淮河源)中药材资源优势,在淅川、西峡等地,布局种植基地,种植中药品种79个,种植面积190万亩。
以特殊的地理优势,道地的“南阳艾”享誉全国,艾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艾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以宛西制药、河南福森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企业55家,其中获得GMP认证的中药企业30家。建成9个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中医药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南阳以卧龙区、宛城区为中心,打造辐射各县(市、区)的“中原艾谷”、世界艾乡,建设全国艾草种植加工基地、研发基地、交易中心,实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打造世界艾乡。目前,南阳市艾草年种植面积近30万亩,注册种植加工企业1551家,服务机构393家,批发零售3132家,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稳居全国第一,“世界艾乡”的品牌逐渐打响。
南阳同步实施“中医药+”计划,培育健康产业新业态。推进中医药与健康旅游、养生养老结合,开发特色药膳产品、中药保健饮品等。建成9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评选出10个“南阳市康养旅游基地”、30个“康养礼物”。利用南阳市东北和西北区域优势资源,规划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卧龙区紫山麒麟湖、鸭河三个中医药康养片区,建设宜居、宜养、宜游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城。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杜明 李志德 李珂 崔松涛)